2023/12/30

M+M之二:音樂文化館

 M+M之二:音樂文化館 許為天(信報 2023/12/30)


歌星偶像的流行文化

上一期說到M+M 的第一項 Martial Arts 武術在香港設文化館 ,今次補上M+M 的第二項 Music,亦正正回應香港政府當局計劃轉型文化博物館、設立流行文化館及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館。 正如第一個M ,第二個M也是顯示香港獨有及突出的文化: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後的流行曲。就如現時在文化博物館展示紀念梅艷芳逝世20週年的「絕代芳華・梅艷芳」專題展覽,加上在星光大道「香港女兒」梅艷芳的銅像,確是勾起港人的集體回憶。 當策劃作為一個吸引海內外遊客的文化館時,更應包括當年乃至今天流行內地及海外的歌星:譚詠麟、張國榮、Beyond、四大天王...實在不應只是在星光大道的手印而已。就歌星的選擇而言,更可包括曾在香港生活及發展的鄧麗君及周華健等,當然更不要漏掉在近數年在中國大陸重拾風采的林子祥和陳慧嫻等。

以歌星偶像為單位的流行文化顯示,可以陳列歌星成長經歷、音樂用品、唱片和其他特定物品,甚或標示香港境內相應地點,如成長的屋邨及演出的場地等,讓境內外的遊客可以按圖索驥,全港尋覓偶像足跡,建構更豐富的偶像旅程。

發展傳承、國家規劃

就本港流行音樂發展及傳承,文化館可以促進香港音樂產業的發展,讓新生一代了解香港流行音樂昔日的輝煌,鼓勵年輕人勇於接棒,投身流行音樂事業。而透過文化館的平台,可以聯絡本地、內地及海外相關偶像的歌迷會, 定期組織展覽、演唱會及活動,例如一年四季可以輪流編排四大天王的專題;其他歌星亦可以按其號召力編排吸引境內外歌迷的展覽及活動 ,為香港新舊的年輕音樂人提供一個展示才華和接觸更多觀眾的平台,為香港音樂發展和推廣注入新活力。

音樂文化館的建立對香港旅遊業產生積極影響,隨著海內外旅遊市場的開放,文化館必然成為一個顯著的旅遊景點和文化地標,有助於香港遊業的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已經成為香港的新興產業,可以為香港經濟帶來新的動力。而且,文化館更可以成為國際及文化交流的場地,可以邀請來自國內外的音樂人、學者和愛好者參與到文化館的展覽和活動中。通過與國際音樂文化交流,可以促進中外文化的交流和互鑒,並增強香港在國際上推廣文化的影響力,夯實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回應香港在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中的角色。

作為國家內部及對外的窗口及橋樑,建立流行音樂文化館突顯香港「一國兩制」的優勢。香港在維護一國兩制的過程中,音樂文化館正是一個非常好的文化推廣和軟實力發揮的平台,通過推廣中華及本港自身的文化和價值觀,來增強香港在國家及國際的影響力。

基礎教育、設計選址

當然,香港流行音樂文化的保存及傳承不能單靠文化館的推廣,也要著重學校音樂教育的基礎。在一次「一國兩制」教師講座中,在奏出《獅子山下》樂曲前問年青的老師懂不懂唱,遺憾的是大半只說聽過,不懂唱。所以,教育當局應該編定一些經典的香港流行歌曲,納入中小學音樂課程,學校的歌唱比賽也可以規定一定比例的本地經典流行曲。同時,本地流行音樂的歷史和成就更應在小學人文科及初中公民、經濟與社會課程中佔一篇章,再與音樂文化館配合,相得益彰。

結合兩個M, Martial Arts 武術+ Music 流行音樂,文化館的設計及選址也十分重要。 正如武術文化館,館內或附近有觀賞場地安排動態的武術表演;同樣地,流行音樂也要有現場真人及樂隊秀。如果M+M是合一場館, 白天武術、晚上音樂,同時激活日夜經濟, 在市區選址要遠離民居的首選西九龍文化中心。當然,如果科學館不是如計劃的搬至現時沙田文化博物館的位置,可以考慮將現時文化博物館改建成M+M文化館。

M+M文化館,不僅可以為遊客提供一個感受香港武術及流行音樂文化的場所,加強香港旅遊業的發展,還可以對香港相關產業和文化事業的發展產生積極影響,同時也有利於突顯香港在國家及國際的影響力。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看到一座具有獨特風格的M+M文化館在香港矚目亮相。

2023/12/02

M+M之一:武術文化館

 

M+M之一:武術文化館 許為天(信報 2023/12/2)




[見報編輯將題目改為原來的第一個小標題]

*舞劇《詠春》與葉問堂*

早前到佛山觀賞舞劇《詠春》,演出場地佛山大劇院美輪美奐,場地內外的雅致景觀更新了我對佛山「鄉下」的印象。這部舞劇在全國各地引起了極大的關注,而我深深感受到了《詠春》武術與舞蹈的結合所帶來的震撼力和藝術價值。劇中的主人翁葉問是佛山人,而劇中的場景卻主要集中在葉師傅設館授徒的戰後香港,作為港人在異鄉看本地場景,心頭一番滋味。去到佛山也一遊傳統景點:祖廟,祖廟內有兩大武林高手的紀念館,一是黃飛鴻;另一位亦是《詠春》的主角:葉問,在「葉問堂」細緻看看,葉師傅將詠春發揚光大的地點,也正是香港。

回到香港,我不禁思考為什麼香港缺乏展示以上在本地武術歷史中豐富的一頁,更延伸考慮到香港應該設立一個中華武術的文化館。這個武術文化館內當然有葉問的事蹟,更少不了葉問的徒弟:全球中華功夫偶像的李小龍(現時在佛山已有頗具規模的李小龍紀念館)。現時在沙田文化博物館已有豐富的李小龍展覽內容,可能因為標題或交通問題,似乎未能成為境外遊客熱點,如果能夠以武術匯聚,亦移師到一個交通更方便的位置,如西九或啟德,極大機會成為一個海內外聚焦的文化地標。

*雙龍匯聚、功夫舞藝*

另外,金庸先生以文述武,譽滿中華,現時在文化博物館的金庸館也應同時移植到新的文化館。再開放一些,更加要吸納其他武俠小說及漫畫名家,如梁羽生、馬榮成等人;當然還有我們的武俠電影,曹達華、于素秋的如來神掌乃至世界紀錄的關德興「黃飛鴻師傅」。

回到近代香港影壇武打高手,成龍、甄子丹也必在名單之中。甄子丹的葉問系列功在此刻,而李小龍及成龍兩位的電影作品的影響更是久遠尚存,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功夫的魅力,使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和學習中國功夫。兩位均是海外中華武術長青的偶像,雙龍同館,有利於中華文化的傳播,從而提高香港在推廣中國文化的國際地位,盡顯「一國兩制」的角色。

說起功夫武術,當然不只是靜態展覽,就像在佛山祖廟,每日均有武術及舞獅表演。所以在文化館內,亦應有武術舞獅的常設演出,更可加上已成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香港特色:舞麒麟,傳統武術活動得以宣揚及傳承,觀眾遊客也有一個有溫度的動態觀賞。

回到最開始提及的舞劇《詠春》,筆者建議在以上「武術文化館」鄰近設立永久表演場地,另外更加可以邀請在深圳的《詠春》編舞團隊與本港舞劇專家合編《詠春-李小龍》的下集,集中李小龍在香港及美國的發展歷程。於是乎,在永久表演場地內,便可以連續兩日或兩晚接續表演《詠春-李小龍》的兩集,境外遊客也多了一晚留港的理由,促進本港經濟。

*教育播種、香港優勢*

單是武術文化館及舞劇只是添加了大眾文化的選項,要有傳承必定要有學校教育的基礎支持,聞說現時香港官立學校正在大力推展國術活動,值得欣賞。在內地,金庸武俠小說內文已成為語文科的標準篇章,強調可以透過金庸作品讓學生瞭解中華文化的歷史背景,武俠仁義更可培養他們的道德情操和人文關懷,香港的中國語文科負責專家會否考慮呢?還有,要談愛國主義教育,李小龍在《精武門》獨闖日本道場的「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當年擲地有聲,適當剪輯後亦是提高學生投入的上佳愛國主義教材。

在國家十四五規劃中,香港要承擔一個新興產業,便是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在一國兩制新局面,香港亦要發揮連接內地同世界各地的重要橋梁和窗口作用。香港在中華武術有重要和關鍵的角色,M+M 的第一項 Martial Arts 武術在香港設文化館不止恰如其分,更有中西交匯的優勢,達到傳承、發展及溝通三大功能,希望特區政府能慎重考慮以上建議。另外,M+M 的第二項 Music 及文化館選址將會在日後另文交代。

後記,是「武術文化館」(「武術」可能誤解為包含其他國家的武術)還是「國術文化館」抑或「中華武術館」,大家也可細緻參詳。

2023/11/04

愛國主義教育:融入14億

 愛國主義教育:融入14億

許為天(信報 2023/11/4)

文章見報之時,返大陸的健康黑碼已經取消,為期三年多的疫情健康申報制度已成歷史。往返大陸方便了,人流也相應增加,香港市民北上消費的融入勢不可擋。當然我們也希望內地同胞同樣地南下香港,互相激活經濟。
開展愛國教育、稍欠當代國情
今年的香港特首施政報告中提出要「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增強市民對國家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自覺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將愛國主義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其中措施多落墨於中華文化,似乎缺乏對當代國情的推廣。正如筆者在今年五月的一篇文稿中提到,剛剛過去的亞運會,國家隊必定成績輝煌,確是增強香港青少年對國家體育的認識,透過比賽的榮譽增強對國家的認同。當時亦提到「香港電視台的轉播選取經常忽視了國家隊在較冷門項目的賽事,亦未能對國家隊的整體有較全面的報道,如賽後運動員或教練的訪問。」也提出「獲授權轉播央視體育頻道,並准許自行配上粵語解說」可惜的是,全部沒有實現,一場原來可以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盛事,又在本港文化體育傳播的慣性中輕輕略過。
舉個準確例子,在今次亞運會的最最有價值運動員(MVP)的是國家隊兩位泳手:「蛙王」覃海洋(五金一銀)及「蝶后」張雨霏(六金),而覃海洋不只是獨步亞洲,更在連串國際游泳錦標賽中在蛙泳中獨佔鰲頭,獲得世界泳聯評選的2023年度最佳男子游泳運動員稱號,在中國大陸億人稱頌,內地有網民稱曰:「鮮衣怒馬少年郎,誰人不識覃海洋!」可惜的是,這句話不適用於香港,最近我在兩次教師講座(一中學、一小學)中,問及有沒有老師認識覃海洋,反應是一個都冇!
既寵何詩蓓、也捧覃海洋
可能在香港的情況是「港人獨寵何詩蓓,那個會識覃海洋!」作為香港人,我也為何詩蓓選手在亞運會中取得兩金一銀三銅和其他泳賽的佳績感到自豪。而我們港人亦可以將我們的視線胸襟再擴大一點,認定自己中國人的角色,同時為國家選手比賽中獲得優異成績感到自豪,進而增強對自己國家的認同感和榮譽感,當然這便要在文化體育的廣播措施中多做工夫:
一、在主要新聞後的體育報道中設定中國體育的比例,其實,幾乎每天我們都有國家選手在不同的世界級比賽中參與,當中選出在符合新聞傳播中的兩I(Importance 重要、Interest 趣味)絕無難度,也比現時報導一些不太頂級的足球比賽、網球或高爾夫賽的非決賽進程有意思得多。
二、對國家優秀選手的艱辛培訓,披荊斬棘的努力作專題性的報導(其實內地已經很多),製作成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激勵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他們的愛國情操。
三、發展到在免費電視的新聞頻道設立體育新聞的時段(由半小時至一小時),讓香港的觀眾可以了解國家的體育訊息及選手們的佳績。
體育偶像言行、青少年人模範
以上談及今屆亞運會中的何詩蓓,又講到愛國主義教育,便不能不談她在兩次獲取冠軍的頒獎禮中閉口不唱國歌的行為,在內地網民中引起不少的爭議。當然,相類的情況也出現於去年北京冬奥的歸化金牌選手谷愛凌,而今次的焦點卻是在一國兩制下的中國香港選手。當然,不同國家的代表選手在開賽或頒獎儀式中會否開口唱國歌,真的各有不同。理論上,作為代表國家參加比賽的選手,唱國歌可以展現他們對國家的認同和尊重。當然,亦有個說法是運動員已經通過參加比賽和為國家贏得金牌,表達了對國家的支持和貢獻,唱國歌只是形式主義的要求。但綜合而言,現時國家或地區的代表運動員,很多是獲取政府的資助及或賽事後的獎金,而這些運動員是否唱國歌便是對國家的認同和尊重的表徵,自然會受到公眾和媒體的關注,甚或成為青少年人的參考。
據報道,何詩蓓曾經解釋閉口不唱國歌是因為自己奪冠後心情激動,對國歌不太熟悉,導致疏忽。不同賽會對升香港區旗時的國歌真的「不太熟悉」,所以便出現早些時的播錯國歌事件。而香港運動員不熟悉國歌,各體育總會及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便真的責無旁貸,要加培訓及制度指引,要求每一個代表運動員均懂得唱國歌。
"而筆者擔心的是,眾多在商場中看直播捧何詩蓓場,高呼We Are Hong Kong的擁躉,當然不想見到香港選手唱中國國歌,選手門不唱國歌,會否就是因為這些軟對抗的壓力呢?" -- 此部分被信報刪去
其實,在運動場上升區旗,唱國歌,正是「一國兩制」標誌性的顯示;作為特區政府,更應鼓勵甚或引導運動員在這些場合彰顯「一國兩制」,唱好國歌,正好表達香港中國人的國情港心。
最後一件亞運花絮,何詩蓓在亞運會中兩奪金牌的時刻,當大會公佈結果後,何詩蓓還未攀上泳池邊時,賽會分別播出容祖兒的《我的驕傲》和鄧紫棋的女聲版Beyond名曲《喜歡你》,度身預備,相當窩心。確實,亞運會現場的BGM (Background Music 背景音樂)非常照顧,主辦城市杭州能夠包容我們七百萬人的文化喜好,我們七百萬人也應積極考慮融入這14億人中國的大家庭。

2023/10/07

電影教育新思維

 電影教育新思維    許為天(信報 2023/10/7)


兒童不宜的《長安三萬里》

《長安三萬里》是一套在內地掀起熱潮,重溫大唐壯麗與詩人豪情的重拾唐詩的動畫大電影,在香港公映亦贏盡教育界界好評,不少覺得需要推薦給中小學生,增強學生對國學的興趣。但是,一看到這套電影的評級,屬於第IIA級影片,亦即兒童不宜。香港教師在《教師專業操守指引》中有一條操守準則是「恪守法治」-- 不應策劃違反任何香港法律的活動。雖然,電影IIA評級只屬勸諭性質,但是學校是德育的堡壘,要介紹學生看「兒童不宜」的電影,確實是有點說不過去。不少教育界朋友也有討論這件事。

筆者觀賞這套電影後更明白電影評級與教育推廣上的矛盾。電影中顯示了不少詩仙李白不羈的言行:打鬥酗酒,甚至結黨劫人,在較為嚴格的電檢中,尤其是針對傳統以兒童作觀眾對象的動畫,給出一個IIA評級也是合適的。再仔細探究,動畫電影的考慮又確實和一般電影稍有不同,就是動畫電影原來是針對兒童,例如迪士尼的卡通名片,此類電影在製作時已經照顧到兒童認知的限制,所以絕大多數在香港評級都是第I級影片。然而,當部分動畫電影由只為兒童而設發展成全齡動畫時,照顧全齡亦即是主要以成人及年青人觀眾為製作對象,以上的矛盾便出現了。

可能有讀者問,這是內地電影,應該有相近的難題嗎?原來內地電影是沒有評級制度,絕大多數經過檢核而可以公映的電影便對是全齡開放,不過對《長安三萬里》應否介紹給學童還是議論紛紛。普遍都認為值得指導學生參與這一場充滿文化底蘊的穿越之旅;但亦有持保留的意見,由年幼兒童不耐放映時間過長乃至電影觸動文教人士的國學基因而過分叫好等等。

 國民教育電影的迷思

《長安三萬里》傳揚中華文化,是國民教育上佳的教材,但是在推行國民教育中卻常常涉及一些IIA兒童不宜以致IIB青少年及兒童不宜的影片,《長安三萬里》IIA只是其中一例;三齣經典新中國歷史大片:《建黨偉業》及《建國大業》是IIA,而《建軍大業》更是IIB,同樣是IIB的還有近年描述新中國抗美援朝的經典電影《長津湖》及《長津湖之水門橋》 。其實11年前,《建黨偉業》在香港公映時,當年影視處表示,該片有暗殺、中槍濺血、士兵被炮火炸傷等「暴力場面」,按規定場面屬於「有限度暴力」,因此將電影評為 IIA級;電影中有「使用容易得到的武器進行容易模仿」的危險動作。當然去到以軍事戰爭為主題的電影,更難以逃避 IIB的評級了。

再翻看這兩年教育局給學校的國民教育行事曆,其中指示在71日中國共產黨建黨103周年及77日七七事變紀念日,建議可安排學生分享國情或抗日電影觀後感,這是否指示學校呼籲學生觀看「青少年及兒童不宜」的電影呢?

與時並進、兼顧教育

香港電影三級制源於1988年開始的《電影檢查條例》,在這三十多年的修繕中,在II級電影中仍然使用「兒童不宜」與「青少年及兒童不宜」的標示。在香港的大眾文化,電影觀眾及家長對II級只作參考,實在不大計較,青少年及一家人要睇便睇,倒反中小學教師要恪守法規便綁手綁腳。所以筆者建議以下幾點:

一、參考不同國家的電影分級標示,改為一些較為實際的指導語句,例如將「兒童不宜」改為「PG Parental Guidance(保護級)13歲以下需家長從旁協助指導;「青少年及兒童不宜」改為「PG 13/17(輔導級)不適合兒童,13/17歲以下建議要有家長或學校作出輔導或陪同觀看。撇開「不宜」二字,以「PG」「保護」「輔導」等字眼,便更適合家長及教師作出觀影前後的教育。

二、本港電檢條例中,有關文化、教育或教學的影片,可以申請豁免評級。如文化局及/或教育局覺得以上類型有關國民教育的影片屬於文化教育事項,可以協助電影以上述條例申請豁免評級,便更加彰顯此類電影的教育意義。當然也要配合一些學校及公眾教育訊息,作恰當的解讀,以免公眾誤解。

三、其實現時學校要用電影作教學媒體,經常碰到版權問題。縱使是購買了影碟或網上電影資源,亦不代表可以在學校公開播放。有關當局應該與學科及國民教育團體,商議一批合適的電影,集體處理了在學校及學生學習(包括網上)使用的版權,使到教師在豐富學生學習資源上無後顧之憂。

四、一般公映的電影的製作不會只照顧學校教育,所以如果認定某些電影的內容可以作為學校的教材,相關單位(如片商或教育當局)便應該再作剪輯,製作教育版本,輔以恰當的學習材料,那便更加發揮電影在教育中的效能。

五、再進一步,可以考慮設立教育電視頻道,作為校園內外教育資源及訊息的傳播;及讓這一些電影(教育版)放在網上的教育城,師生便可以隨時隨地獲取增潤教學的材料。 

最後,首尾呼應中國內地的動畫電影發展,《長安三萬里》是盛唐華美的大製作,筆者介紹另一套內地今年暑期檔的動畫電影小製作《茶啊二中》,講述嚴師劣生演變成愛生護師的中學師生成長中的挑戰,劇情感人有趣,由此可以見到內地動畫電影發展的多姿多彩。可惜的是,如果《茶啊二中》在香港公映,戲中學生的頑劣言行又可能弄出一個「兒童不宜」的評級。

2023/09/09

從贛州行看港人歷史觀

 從贛州行看港人歷史觀        許為天(信報 2023/9/9)


20238月中獲邀到江西贛州市作三日國民教育考察團,獲益良多。出發前筆者與大多數港人一樣,對江西認識不多:南昌、景德鎮、井岡山...大概如是,而對這接壤廣東省的江西贛洲市更是一無所知。經歷三日,眼界大開,值得與各位讀者分享:

第一、香港千家萬戶的淡水供應,大部份來自東江水,很多人誤解以為東江水源頭在廣東河源,原來在東江流域的河源其中新豐江水庫是供港的主要水源地,真正東江之源是在贛州市安遠縣上。在這源頭的三百山景區內豎立了一座護源石,上面刻著當年周恩來總理的囑咐:「一定要保護好東江源頭水」。身臨此境更要到景區內的「飲水思源展館」,館內對當年1963年香港旱情及快速建成東深供水工程有詳細的圖文介紹。更令筆者觸動的是,五十多年來,安遠縣人民為守護著東江水源頭的潔淨,實施了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製度和措施,「三禁三停三轉」,退耕關礦、封山育林。因各類資源限制開發,縣財政每年減少五億人民幣以上收入,對於一個不太富裕的縣份,確是一個很大的犧牲。飲水思源,心懷感恩。

第二、在香港經常要一板一眼地進行國安及基本法教育時,內地已經透過主題公園形式講述國家的百年近代史,遊園者寓歷史及民族精神於娛樂。「方特東方欲曉」是以近現代歷史體驗為主題的大型主題公園,「方特」是華強方特文化科技集團的簡稱,而「東方欲曉」則來自毛澤東主席的《清平樂·會昌》中「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的第一句,寓意深遠。

公園內有六大歷史主題區域和眾多近現代歷史主題項目,演繹中華民族尋求國家獨立和民族復興的歷程。團隊被安排參觀了四個主題項目:在《致遠 致遠》中乘著有軌小艇,流淌當年甲午風雲,見證今日海事強軍;在《飛翔》的大型懸掛式球幕影院內,凌空翱翔於祖國壯美風光、超級工程、歷史悠久的名勝古蹟和現代化的繁華都市;《歲月如歌》則以大型旋轉平台劇場的演出,帶領觀眾穿越時空在經典歌曲和精采表演中,重溫新中國在各年代的變化和發展;最後,我們坐上遊擊戰車,置身《鐵道遊擊》的烽火戰場,高科技沉浸式體驗當年抗日的硝煙瀰漫,感受先輩們熱血報國的壯懷激烈。

第三,中國共產黨建立在1931年建立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所在地瑞金便是在江西贛州市,今次不在我們行程之內。相關的景點是在贛州于都:紅軍長征的起點,設有「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紀念館」。而最震撼的是晚上觀賞大型演出《長征第一渡》,講述紅軍戰士從于都集結渡江出發,在艱苦卓絕的長征中淬煉成長。其中兩幕:舞台上結合聲、光、電等高科技手段展示出瀘定橋上過鐵索橋的驚險場面;更運用了360°機械臂翻轉舞台打造漫天風雪的陡峭高山,演員投入的演出活現當年紅軍翻越雪山的排除萬難,「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同團的舞台裝置專家對先進的舞臺科技能如此演繹這革命歷史課題也是拍案叫絕。

筆者近年推廣國民教育,所以對以上的歷史及景物總算有點認識,在整個過程中有背景資料,易於投入。可是,現時新一輩的中小學老師大多數未有以上的歷史的充分認知及體驗。提升老師在這方面的知識及體驗,對建構一個全方位的國民教育十分重要。

香港過往的艱困日子:日軍侵港時三年零八個月的淪陷、「樓下閂水喉、四日供水一次」的旱災...,都應該是我們中小學生課程內的重點項目,讓學生深刻了解今天生活的安全和方便來之不易,50多年來的東江之水越山來,應懷有感恩之心,同飲一江水的同胞之情。

有關抗日的歷史,無論在校內的課程、校外的影視媒體均少有提及。現在國民教育行事曆中,已經標示不少抗日期間的重要日子,如九一八、七七事變、南京大屠殺等等,但師生仍欠缺一個較為全面日本侵華和抗日戰爭的認知,《鐵道遊擊》在抗日戰爭中發揮如何的關鍵作用?另外,在行事曆中提到要紀念「烈士紀念日」,可是在人民英雄紀念碑上八幅浮雕之一的「五卅運動」,竟然在香港的中國歷史課程中未有提及,這一點也是值得檢討補救。

至於有關紅軍長征的歷史,在初中只有非常簡略的描述,當然大多數師生也不明白長征對於紅軍、中國共產黨乃至新中國成立的重要性。做一個對比,在美國小學的歷史課程中,學生學到獨立戰爭中福吉谷(Valley Forge)的艱難磨練,體會到美國立國時戰士們的奮鬥精神。相類地,長征更為艱困、歷史效果更為長遠,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民,香港師生也應該對這段歷史有更詳盡的認知。

總結而言,香港人應該捨棄「借來的地方、借來的日子」的過客心態,接受及投入「一國兩制」之下的國民身份,有較完整的近代及現代的國家歷史觀,才能珍惜現在,創造未來。

2023/08/12

國教活動年曆的回顧與前瞻

 國教活動年曆的回顧與前瞻        許為天(信報 2023/8/12)

今年82日,教育局依往例頒布下學年的《國民教育——活動規劃年曆》,將國民教育的重要日子又添了五個。趁此時機,讓筆者回顧一下國教活動年曆的產生及其中的一些教育界的意見及討論,並作出一些建議。

2021826日,教育局發出公文《國民教育: 學與教資源及活動巡禮》,其中夾附了「國民教育——活動規劃年曆」,註明13個國教重要日子,以筆者的分類如下:

A.   新中國成立前的歷史紀念(4):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九一八」事變紀念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五四青年節

B.   新中國節慶及成立後設立的紀念日(2):國慶日、國家憲法日

C.   一國兩制及國安法相關(4):《基本法》頒布紀念日、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香港國安法》頒布周年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

D.   學校典禮及節慶(3):開學禮、元旦日、結業禮 [此項的併入,是因為在該日子或前後要安排升掛國旗及奏唱國歌,而「在國旗下的講話」也可算是國民教育的一部分。]

 「國旗下的講話」的參照

當時因為正值疫情,學校只能夠在網上與實體教學中盡力應付這些重要日子中校本學習活動建議的要求。要在開學之初的9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作專題活動,學校必須要在暑期中有所準備;而一些法制紀念日(國家憲法日、《基本法》頒布紀念日、《香港國安法》頒布周年日)的活動,可以如何扣緊小學生可以理解的國民教育,也是一道難題。當然,在20221月開始要求學校每周有升旗禮,以上重要日子作為「國旗下的講話」的參照題目,也可以成為國民教育的常規。

及至去年82日,教育局將《國民教育——活動規劃年曆》抽出作為獨立的通告,除聲明2022年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5周年的重要里程碑,更強烈建議學校參閱國教活動年曆,全面及有系統地規劃適切的校本國民教育學習活動。另外亦加多了五個日子:

A項:七七事變紀念日;B項:烈士紀念日;D項:勞動節

E. 黨軍節慶(2):中國共產黨建黨周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

師生黨軍感知的差異

通告一出,較為囑目的便是E項的兩個黨軍日子,而B項的烈士紀念日亦考驗負責老師對當代國情的了解。按烈士紀念日的意義,是無數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獻出了生命,才有中華民族的獨立,才有新中國的誕生,所以烈士紀念日設在國慶日之前一日。但在香港一些校園的考慮是,在國慶日放假前辦了國慶的升國旗儀式,那麼國慶放假後才補回「烈士紀念日」,當時有老師問可以嗎?

至於黨軍節慶,筆者最初覺得是較為超前的舉措,舉個例子,在今年一次老師國民教育的分享中,問老師哪個是中國現時的執政黨,照常理無人不知,但我把咪高峰放近老師的口,他也說不出「中國共產黨」五個字,見微知著,顯示一般學校與中國共產黨的距離。但另一方面,在國教學生活動中,一個小四學生創作國民教育問答題目,居然提出「中國國旗最大的一顆星代表什麼?」我問她知不知答案,她絕不猶豫地對著咪高峰說「中國共產黨」。所以,就學生國民教育學習成長而言,黨軍節慶的加入又是順理成章。

及至今年發佈的2023-24學年《國民教育——活動規劃年曆》,又加多了五個日子,全是D.節慶,包括中國傳統的農曆年初一、清明、端午、中秋和一個國際的婦女節。

國教的聚焦及即時性

看來,現時國民教育確實涵蓋範圍甚闊,包括中國傳統文化,當然也可以加上上元、重陽、七巧、盂蘭等不同文化內涵的中國傳統節日。另一方面,這兩年加入的勞動節和婦女節,節日的歷史及意義與國民教育較少交集,在如今已有23個重要日子中,可否考慮刪減一些呢?

還有,國教活動應該對不同學習階段有系統性的聚焦,如在初小可以集中在學校典禮及中國節慶,及至高小便加上新中國成立前後的紀念日;繼而之到初中便增添一國兩制及國安法相關的日子;最後到高中才有黨軍節慶的活動。

最後,國民活動亦應該有即時性,譬如今年是國家倡議「一帶一路」的十週年,正好給學生一個放眼世界、增強國際觀的一個學習體驗。還有今年國家兩個城市舉辦兩個大型的運動會,剛剛過去的成都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在暑假中較難推動學校活動;所以更加要珍惜在九月底開展的杭州亞運會,這場盛會不止讓學生了解國家在舉辦大型運動會的出彩和實力,更對國家的體育成就感到自豪,也提供了一個了解不同國家和文化的機會。

2023/07/15

物質與精神:香港教育的得失

物質與精神:香港教育的得失       許為天(信報 2023/7/15)



回應香港教育在中國式現代化發展中的不足之處。筆者曾經在此欄中將中國式現代化概括為五點。分別是十四億人、共同富裕、精神物質、環境人類、和平發展。今次談到第三點:精神物質 -- 「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

教育短板:體育場地

首先探討教育輸入,在物質方面,近年來,香港中小學生的單位成本不斷增加:小學及初中約七萬港元;高中更是已達八萬港元,除了因為小班化教學而在教師薪酬大額增加外,也有在學校硬件軟件的提升,由最基礎的公費空調,到追上時代的電子白板、STEAM科技教學設施,對清貧家庭提供的上網及平板電腦資助,香港學校教育算是一個高水平的教學設施,除了一項:體育場地。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東京地價冠絕全球時,在東京的小學均設有200米跑道球場及25米泳池,當時的香港還有很多火柴盒式的小學校舍;時至今日,在鄰近城市深圳的小學(平均每學生計運動場地7.5平方米以上)亦有了200米塑膠跑道的田徑運動場,而我們香港還只是進步到兩個標準籃球場的戶外體育場地(只限新建校舍,大多數校園仍未有)。精神文明建基於強健的體魄,在內地,「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引領著中華體育精神的持續發展及深化。同時,體育鍛鍊除了強身健體外,還有勤勞、堅毅、尊重他人、同理心、責任感、承擔精神、團隊合作等價值觀的有效實踐。在一國兩制的新局面下,現時學校設施的改善及發展,未來學校的建設,也必須補救這長期不足的教育短板。

價值觀教育:欠系統、缺實踐

說到精神文明的輸入,簡單的二分法是看五育中的非智育部分:德體群美。其實這一方面,香港教育有其優秀傳統:一半以上中小學是天主教或基督教辦學,「非乃役人、乃役於人」的言教身教;其他學校以中華傳統道德:仁義禮智信,循循善誘。更且,香港中小學的學生活動多姿多彩,由文康體藝以致領袖培訓一一俱備。然而,以上均是學校教育的意圖課程(intended curriculum),有實施有過程,但未必保證達至每一位學生的教育成效。就如最新提出的一個價值觀:勤勞,可以在課堂上講述不少有關勤勞的道理和例子,但如果沒有具體實踐的要求和習慣的培養,又如何達成一個價值觀教育的結果呢?筆者擔任中學校長時,曾要求學生需要作課後課室清潔,身體力行,產生對校園的責任感及歸屬感。這項在中國內地、日本及韓國學校普遍實施的勞動教育,時至今日,筆者也甚少聽到本港中小學有如此做法。

另外,現時學校既有的德育課程(如宗教課程)如何結合教育局推行的價值觀教育,是一個整體課程建構的工程,了解到有部分學校有校本的統整,但礙於規模及專業能力,亦未有恰當相應的教材,所以現時未能在全部學校有一個系統化的實施。筆者建議教育當局結合學校前線優秀經驗及相關學者的專業知識,因應不同學校的辦學背景,規劃多個價值觀教育的實施模型及製作相應的教材。其中兩個參考例子是本港徐錦堯神父的倫理教育課本及內地價值觀或「道德與法治」教材。

至於群體美三育,傳聞上世紀香港著名私校新法中學要求每一個學生都參加愛丁堡公爵獎勵計劃(包括技能、體育、服務及野外鍛鍊),堪稱全面教育的佳話。乃至現時很多學校推行的「一生一體藝」,亦是針對整體學生的精神文明教育。聞說最近教育局在審視學校教育成果時,也著重了學生在非智育方面(如服務)的參與和得著,這是一個正面的方向。

精神文明有成長、欠收穫

最後談到精神文明的教育成果,香港學生在不同的校內外活動中累積有不少成長的鍛鍊,亦在眾多文康體的活動中培養興趣及技能,如文藝體育服務烹飪科技等等,均可以在高中階段作專項的學習,成為香港社會中的多元化人才。可惜的是在本港學制中,絕大多數高中學生只能擠在傳統中學文憑試學科的學習,對這批有其他學習興趣的學生而言:「想學就冇得學,唔想學(或沒能力學)的卻滿堂灌」。學校教育未能在這階段人盡其才,因材施教,浪費了不少高中學生的多元發展,更影響到香港多元化人才的培育。這一方面,有少部分中學已經動起來,照顧都同學的多元發展,提供學習及實踐機會,這亦是高中學習改革的先導,希望教育當局能參考此類先導學校的經驗,在政策上及資源上作出調整,惠及全港高中學生,可謂功德無量。


2023/06/17

共同富裕:香港教育的公平性

 

共同富裕:香港教育的公平性
許為天(信報 2023/6/17)



回應香港教育在中國式現代化發展中的不足之處。筆者曾經在此欄中將中國式現代化概括為五點。分別是十四億人、共同富裕、精神物質、環境人類、和平發展。今次談到第二點: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的反義詞是貧富懸殊,在教育的考慮便是教育的公平性,亦即是每個學生都要有平等的機會接受優質的教育,不受其家庭背景、種族、性別、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響。在國際指標中,香港教育的公平性位於前列,因為在基礎教育的投資中,在香港的全公費學校(包括官立及資助)中,不論區域,每一個學生的單位成本均等,而港九新界每一區,均有辦得優異的中小學;這基本上滿足了資源配置公平及教育品質保障這兩個教育公平性的重要元素。另外,從國際學生能力評估(PISA2018的數據來看,香港學生(研究對象是15歲的學生)的社會經濟地位與閱讀成績之間的相關係數甚低,即學生家庭的貧富不太影響閱讀表現,此項公平性指標全球第二,比對於內地PISA成績優異的城市地區更勝一籌。

以上的數字確實給予國際社會香港教育公平的印象,然而,現實地了解香港教育,香港教育的公平性在這廿多年確是日漸褪色。首先,在PISA中的結果,是香港15(約中三)學生的閱讀成績,就讀中文中學的學生以中文評估,不會太吃虧。但是,一升到高中,有意進入大學的便傾向以英文學習、在大學門檻前便顯現了英語能力的貧富懸殊。據報學生資助處資料發現,在20062015,資助大學學額在不斷增加之際,獲得助學金的學生人數及比例卻錄得跌幅。就讀於八大的清貧學生,由2006/07學年每10人中有3.8人,減少至2015/16學年的2.4人。鄭燕祥教授在《香港教改三部變奏》一書中就此評論「清貧學生在公營大學的人數及比率在過去十年不斷減少的現象,只是這派位機制弊病的必然後果,非常不公。」

在香港所有學生都有書讀的情況下,派位制度、學校和課程的選擇變成了教育公平的關鍵。在沒有直接資助(直資)學校的設立前,所有官津學校(包括傳統名校)都納入升小學及升中學的派位制度,雖然還是保存著一些世襲傳承的做法,但出身寒微力求上進的仍可能有「歲月神偷」*的夢想。

但在教改中,以小部分學校活起來的心態,教育政策的優勢向直資學校傾斜,從回歸前只有約20所,增至目前共有73間,其中包括不少傳統名校。直資學校有收生的自由,可無須進行官津學校的融合教育(即是正常學生與有特殊學習需要學生一齊學習),學校可以集中培養精英;另外直資學校在教學語言的自由,使到直資小學的學生提早以英語作為學習語言,有利他們在中學以至大學一路平步青雲。更且,直資中學有開辦課程的自由,開辦第三語言及國際課程,如國際文憑(IB)、英國倫敦普通教育證書課程(GCE AL)、國際A Level 高中高級學歷課程(IAL)等,讓直資中學的學生更多公開評估及升學的選擇。相對於官津中學的只有文憑試一條出路,便看出香港教育在這方面的不公平。

更嚴重的是,在官津中學的一批初中畢業生,已經在公開評估中判定未具備傳統高中學習的能力,卻仍然要留在高中應付一個「師生共困」的統一課程,犧牲了學生的學習動機,浪費教育資源。教育機會的多樣化是教育公平的指標,香港教育又一敗筆。

要步出困境,便要讓直資學校的好處出來,其他小學可以多些英文、中小學課程也可多樣化;直資學校也要承擔公共教育的義務,如必須接受融合教育的實施,收錄一定比例的有特殊學習需要學生。另外,高中學習的多樣化急在眉睫,推行得宜便能配合香港在大灣區及十四五規劃的發展。學生學以致用,樂業安居,也便是「共同富裕」的基礎。

*歲月神偷:一齣2010年上映,描述香港基層學生進入傳統名校成長的電影

後記:在教育改革中強調全方位學習,清貧學生難以從家庭的經濟支援中去擴闊自己的視野,豐富自己的學習。有新界中學生未有到過香港島,而卻有小學炫富標榜十八萬一位的北極學習之旅,確實與國家主張的「共同富裕」南轅北轍。大家教育界也謹言慎行吧。

2023/05/20

十四億人:方便交流及融合

 


十四億人:方便交流及融合     許為天(信報 2023/5/20)

接續上一期,回應香港教育在中國式現代化發展中的不足之處,從學校升國旗儀式的執行便看到港人要融入「十四億人」的同胞中,確實是有困難。

兩地沙頭角顯「兩制」

其實在很多民生小節中,也處處顯現一些政策及做法還是將我們和內地有意或無意地隔開。日前有機會到沙頭角作國民教育家長講座,才可以得到禁區紙到這邊境一遊。行到離開深圳不足十米的地方,看見對面有遊人遙望香港這邊的景色。想到內地十四億同胞可以自由自在深圳的沙頭角遊玩探親,而七百萬香港市民則要申請禁區紙才能到達香港的沙頭角。時至今日,香港特區政府還以為兩地的邊界地區是如此緊張,要作出如此人流的限制。反而內地,無論中央或深圳政府,卻可以如此自由地容許中國國民(包括香港人)在深圳邊境地帶的出入,這是什麼原因呢?

東鐵「離境稅」窒礙交流

另外,再與另一特區澳門比較,港澳人士均可直接步行過拱北關口到珠海。而在香港方面,大部份陸路往深圳的口岸均需要交通工具前往。更且,最多港人使用去深圳的港鐵東鐵線,由上水至羅湖或落馬洲的一個站收費(成人八達通$25.1,長者$12.6),比較一下B1巴士(由天水圍至落馬洲口岸)收成人$13.9,長者$2.0,東鐵線的票價與實際距離不成比例,難怪很多港人嘲諷這是離境稅。時至今日,這窒礙港人與內地交往的「離境稅」也應該是檢討的時候了。

身份證做埋回鄉證

接著便是往返內地的證件,全名是「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通常簡稱回鄉證),比較起內地同胞,手持身份證便可以縱橫神州大地(當然到港澳還要簽證),我們是否應該考慮在「一國」之下香港身份證件的內容及用途呢?現時我們港人(包括已有中國公民身份)的身份證只列出「香港」,而未有標示轄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否身份證的內容有特別的「一制」意義呢?如果日後這身份證可標示出同時具有中國公民身份,那麼是否可以減省港人申請「回鄉證」呢?如果身份證有「回鄉證」功能,可能有部分港人恐怕他們的個人資料會被提供到內地政府。那麼,可以提供他們申請刪除這個回鄉證功能,便避免了「強迫回鄉」的指責。

與十四億同胞共賞CCTV

除了便利港人與內地的交通往來,亦應重視兩地人民在流行文化中的「民心相通」,所以筆者也曾建議開放內地中央電視台(CCTV)各主要頻道,讓港人可以免費獲取內地同胞同樣的娛樂及資訊。雖然現時香港電台電視部的四個頻道已經有兩個是CCTV頻道,33台播CCTV-1(內容與內地不同)34台播中國環球電視網紀錄頻道(CGTN Documentary,以英語為主),但相對於內地的CCTV,免費頻道有近20條,實在還有很多擴充的空間,其中不乏港人有興趣的CCTV-3綜藝、CCTV-5等體育台,還有可以推廣的CCTV-10科教、CCTV-12社會與法、CCTV-14少兒等等。當然部分頻道在港的播放,會觸及播放專利權及香港電視台的商業利益,但為港人多一些擁有感和幸福感,在融入十四億人口的大前提下,是否可以考慮創新一下香港特色的資本主義的?

補充一句,澳門電視台在奧運期間獲授權轉播CCTV-5體育頻道,並准許自行配上粵語解說。在接著的9月杭州亞運,香港可否用同樣形式引入呢?因為在東京奧運期間,香港電視台的轉播選取經常忽視了國家隊在較冷門項目的賽事,亦未能對國家隊的整體有較全面的報道,如賽後運動員或教練的訪問。

就算內地的CCTV不太方便如此全面引入,在本地註冊的鳳凰衛視亦未能成為免費頻道,是否因為鳳凰衛視以中央政府立場報道國際資訊的風格有關呢?誠然,本港免費電視台的新聞取態已經由以往以西方觀點為主已調較成為兼顧中央政府立場,亦増加了對內地民生發展等的電視節目,這方面的改變是受到肯定。但增加一個香港註冊,又能讓港人了解中央政府立場的免費電視頻道,便更顯出香港一國兩制新局面的形勢。

2023/04/22

十四億人:從升國旗儀式說起

 



十四億人:從升國旗儀式說起
    許為天(信報 2023/4/22)

事件一:國家可以調停伊朗及沙地阿拉伯這兩個中東敵對國家和解,非常感到鼓舞,體現了國家在國際外交舞臺中確實落實中國式現代化的第五重點:世界和平發展,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

事件二:香港冰球代表隊出外比賽奏錯國歌事件,鬧得沸沸揚揚,顯示香港作為國家的一部分,確未能充分體現中國式現代化的第一要點:融入十四億同胞的隊伍。

有見於此,筆者便以最近的所見所聞,回應香港教育在中國式現代化發展中的不足之處。筆者曾經在此欄中將中國式現代化概括為五點。分別是十四億人、共同富裕、精神物質、環境人類、和平發展。文字所限,今次只能說到第一點:十四億人。

升國旗儀式快閃調查分析

中國式現代化的第一點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整個國家十四億人民一盤棋的考慮,在「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教育便是整體國民認知及認同的基礎。就拿去年11日起,教育局根據國旗法,頒令全港中小學每個上課日升國旗及每星期進行升國旗儀式。推行至今,筆者在去年八月做了一次快閃調查,又在這個月進行一次同樣的調查。發覺到經過一年多的實踐,在升國旗儀式中,學生除了在對國旗行注目禮有顯著提升外,而唱國歌的參與則只有些微的改善。 

A. 抬頭仰視國旗升起的比例

20234

20234

學校  (回應數目:2023 [2022])

少於40%

20228

多於60%

20228

小學 (42 [43])

10%

26%

83%

65%

中學 (67 [51])

6%

20%

82%

69%

 B. 全體師生會唱出國歌的比例

20234

20234

學校  (回應數目:2023 [2022])

少於40%

20228

多於60%

20228

小學 (42 [43])

29%

41%

45%

45%

中學 (67 [51])

81%

80%

10%

8%

 

在唱國歌比例的細緻分析,小學的"少於40%"是有12%的減少,移至圖表未有表示的"40%-60%",是有進步的;而在中學方面,"少於40%"中的細節是"少於20%"由去年的77%降至今個月的61%,也可以說有改善。但在國民教育的實施中,經過快到16個月的升旗儀式的實踐後,仍然至少一半以上的師生不會在升旗禮中唱國歌,這成績可以接受嗎?

唱國歌:有規有法

202112月教育局發出的通告中,已列明「所有參與升國旗儀式的人士必須面向國旗肅立、向國旗行注目禮及唱國歌。」唱國歌的指示絕對沒有含糊。當然,在強硬執行中學校會碰到很多困難,譬如說「小學生唱不好普通話」、「中學生連校歌都唔唱」,是否單是這些理由,便可將這個政令的實施拖到今時今日?是的,真是政令,因為在國歌法之中,「教育局局長須就將國歌納人小學教育及中學教育發出指示,使學生學習歌唱國歌」,到最終學生沒有唱國歌的實踐,又何來體現學習。

又讓筆者虛擬一個可以成為新聞事件的例子:本港一所中學師生到北京某重點中學作交流,兩地的教育官員同時出席其中的升旗儀式,發現本港學生只是肅立作注目禮而沒有唱國歌,及後雙方教育官員有些討論,當然校園小事比不上國際賽事中播錯國歌,但也反映到香港教育在這方面的不足。不論中央或特區政府,要問責追究:學生、老師、學校、辦學團體、教育當局...那個是代罪羔羊?

其實,就現時的學校管理之中,如果教育局要認真執行,只要派分區官員到校實地督導升旗儀式,筆者估計學校也會相應配合。就中學而言,可能相應地亦改善了「連校歌都唔唱」的多年陋習。

學校領導及教師的表現

還有,調查中有意見提及「部分老師習慣性缺席升旗儀式」、「老師表現反不如學生」,更是教育當局及學校本身要在教師管理及發展中要注視的地方。

另一類的觀察,筆者到學校分享「國民教育的理論理念與實踐」時,發覺這一年來,老師的回應是自我感覺對國情已經增加增添了認識,可能是因為考過基本法及國安法,或者也參與了一些國安教育的講座。然而,但是對一些當代國情的認識(如周深是內地非常流行的歌手),就算有些自覺很懂國情的老師也未有知悉。

去到實務方面,在一次分享中,我說到今年國民教育行事曆中有關71需要進行中國共產黨成立102週年的教育活動,而那所學校負責國安教育的老師卻如墮五里霧中。還有,筆者亦有察覺到有學校領導人對本港政府在國民教育的取態有所質疑。校長、主任及教師仍然未能在國民教育中站好崗位,當局不能忽視。

要融入十四億中華人民共和國同胞之中,協助國家推展中國式現代化,國民教育必須認真實踐。筆者不希望看見在事故發生後才亡羊補牢,而是在教育層面中,發揮教育領導及教師成長,令到學生提升國家認同,當一個自豪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