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2

十四億人:從升國旗儀式說起

 



十四億人:從升國旗儀式說起
    許為天(信報 2023/4/22)

事件一:國家可以調停伊朗及沙地阿拉伯這兩個中東敵對國家和解,非常感到鼓舞,體現了國家在國際外交舞臺中確實落實中國式現代化的第五重點:世界和平發展,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

事件二:香港冰球代表隊出外比賽奏錯國歌事件,鬧得沸沸揚揚,顯示香港作為國家的一部分,確未能充分體現中國式現代化的第一要點:融入十四億同胞的隊伍。

有見於此,筆者便以最近的所見所聞,回應香港教育在中國式現代化發展中的不足之處。筆者曾經在此欄中將中國式現代化概括為五點。分別是十四億人、共同富裕、精神物質、環境人類、和平發展。文字所限,今次只能說到第一點:十四億人。

升國旗儀式快閃調查分析

中國式現代化的第一點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整個國家十四億人民一盤棋的考慮,在「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教育便是整體國民認知及認同的基礎。就拿去年11日起,教育局根據國旗法,頒令全港中小學每個上課日升國旗及每星期進行升國旗儀式。推行至今,筆者在去年八月做了一次快閃調查,又在這個月進行一次同樣的調查。發覺到經過一年多的實踐,在升國旗儀式中,學生除了在對國旗行注目禮有顯著提升外,而唱國歌的參與則只有些微的改善。 

A. 抬頭仰視國旗升起的比例

20234

20234

學校  (回應數目:2023 [2022])

少於40%

20228

多於60%

20228

小學 (42 [43])

10%

26%

83%

65%

中學 (67 [51])

6%

20%

82%

69%

 B. 全體師生會唱出國歌的比例

20234

20234

學校  (回應數目:2023 [2022])

少於40%

20228

多於60%

20228

小學 (42 [43])

29%

41%

45%

45%

中學 (67 [51])

81%

80%

10%

8%

 

在唱國歌比例的細緻分析,小學的"少於40%"是有12%的減少,移至圖表未有表示的"40%-60%",是有進步的;而在中學方面,"少於40%"中的細節是"少於20%"由去年的77%降至今個月的61%,也可以說有改善。但在國民教育的實施中,經過快到16個月的升旗儀式的實踐後,仍然至少一半以上的師生不會在升旗禮中唱國歌,這成績可以接受嗎?

唱國歌:有規有法

202112月教育局發出的通告中,已列明「所有參與升國旗儀式的人士必須面向國旗肅立、向國旗行注目禮及唱國歌。」唱國歌的指示絕對沒有含糊。當然,在強硬執行中學校會碰到很多困難,譬如說「小學生唱不好普通話」、「中學生連校歌都唔唱」,是否單是這些理由,便可將這個政令的實施拖到今時今日?是的,真是政令,因為在國歌法之中,「教育局局長須就將國歌納人小學教育及中學教育發出指示,使學生學習歌唱國歌」,到最終學生沒有唱國歌的實踐,又何來體現學習。

又讓筆者虛擬一個可以成為新聞事件的例子:本港一所中學師生到北京某重點中學作交流,兩地的教育官員同時出席其中的升旗儀式,發現本港學生只是肅立作注目禮而沒有唱國歌,及後雙方教育官員有些討論,當然校園小事比不上國際賽事中播錯國歌,但也反映到香港教育在這方面的不足。不論中央或特區政府,要問責追究:學生、老師、學校、辦學團體、教育當局...那個是代罪羔羊?

其實,就現時的學校管理之中,如果教育局要認真執行,只要派分區官員到校實地督導升旗儀式,筆者估計學校也會相應配合。就中學而言,可能相應地亦改善了「連校歌都唔唱」的多年陋習。

學校領導及教師的表現

還有,調查中有意見提及「部分老師習慣性缺席升旗儀式」、「老師表現反不如學生」,更是教育當局及學校本身要在教師管理及發展中要注視的地方。

另一類的觀察,筆者到學校分享「國民教育的理論理念與實踐」時,發覺這一年來,老師的回應是自我感覺對國情已經增加增添了認識,可能是因為考過基本法及國安法,或者也參與了一些國安教育的講座。然而,但是對一些當代國情的認識(如周深是內地非常流行的歌手),就算有些自覺很懂國情的老師也未有知悉。

去到實務方面,在一次分享中,我說到今年國民教育行事曆中有關71需要進行中國共產黨成立102週年的教育活動,而那所學校負責國安教育的老師卻如墮五里霧中。還有,筆者亦有察覺到有學校領導人對本港政府在國民教育的取態有所質疑。校長、主任及教師仍然未能在國民教育中站好崗位,當局不能忽視。

要融入十四億中華人民共和國同胞之中,協助國家推展中國式現代化,國民教育必須認真實踐。筆者不希望看見在事故發生後才亡羊補牢,而是在教育層面中,發揮教育領導及教師成長,令到學生提升國家認同,當一個自豪的中國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