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兩制下的中史教科書 許為天(信報 2023/3/18)
事件一:在二月期間,中史學習成為立法會議題:劉智鵬議員一開始提出中史納入高中必修科,經修訂為「中國歷史地理及文化科」,幾經討論後,立法會通過由管浩鳴議員提出的修正案,建議把中史列為中學「必須學習經歷」。
事件二:筆者和一個大專學生談起近代中國的認識,他的概念是滿清到民國,便是國民黨主政,接著便是一九四九年共產黨奪取政權;言談之中,這位同學還覺得一直是國民政府為正統。
兩件事促成我對於新一代認知中國近代至現代史的疑問,試圖探索,便向相熟的中史老師借來兩本現在教學使用中的初中及高中中史課本了解一下,確是得到一些線索。
首先,我必須聲明我不是中史老師,沒有歷史學的學術及教學修為,只是站在關心學生對國情認知的角度有感而發。
如果真的要求所有高中生修讀現時的中史教科書,你會發覺他們對新中國的認知,在1949年到1978年便滿是政治運動:土地改革、鎮壓反革命、三反五反、三大改造、整風及反右運動、大嗚大放、三面紅旗...有關這個時段歷史,在教科書版面不足一百頁,文化大革命的篇章更佔有40頁。在整個國家運作而言,這三十年的歷史並不只是政治運動,還有工業生產力的提高、鋼鐵基地、三大油田
以至於兩彈一星(原子彈、氫彈及人造衛星)等主要國家建設成就,可惜均未見有提及。
比較一下內地初中歷史教科書,文革只有一頁的陳述,接著是對文革的看法:「文化大革命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新中國成立後最嚴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它的發動有複雜的社會歷史原因。社會主義國家的歷史很短,我們黨對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沒有完全搞清楚,因而在探索中走了彎路。」
在中共的黨史上,1981年第十一屆六中全會「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已確認文革十年帶來建國以來最嚴重的挫折和損失,同時也批判了五六十年代的反右傾、大躍進、人民公社等政治運動。遺憾的是,如此重要的歷史反省卻沒有在這本中史教科書出現。「犯錯講盡、認錯省略」,學生又甚會學到多角度思考呢?
說到「中共」這詞匯的使用,真的是遍佈整本教科書。誠然,中國共產黨是新中國的執政黨,政策由中共制定,書中所用的「中共」也是有根有據。但是,放在香港傳統「恐共」的社會氛圍,這個詞匯在這段歷史的高度使用也只會引導學生偏離認同新中國的方向。
試試比較一下本港及內地的初中的中史教科書,便明白編者對歷史的觀點與角度,確實影響學生的認知,就以土地改革為例:
本港:「為了解決問題(中共黨內貪腐現象),鞏固政權,中共便推出土地改革...」
內地:「廣大農民迫切要求進行土地改革,獲得土地。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它規定廢除地主階級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
本港初中中史教科書將1911年至改革開放後的中國分成兩個階段:1949年之前的中華民國和之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前一階段中,對中國共產黨發展的描述並不詳盡,譬如在亮點人物傳中,選出孫中山、秋瑾、袁世凱、蔣介石及張學良;為什麼沒有毛澤東呢?或者可以說毛澤東放在下一階段的亮點人物中,但是為什麼陳獨秀、李大釗兩位重要的中共創始者竟然落選在秋瑾和張學良之後。所以難怪學生不能明白中共在這個階段的努力和奮鬥,也可能只是承襲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部分港人流行的北望神州「美好江山竟被赤化」的家國情懷。到了21世紀的今日香港,還是對香港的新一代這樣傳播,合適嗎?
在教育局在發給學校的國民教育行事曆中,列明8月1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學校需要安排相應的國民教育活動。奇怪的是,在本港的中史課本中,建軍節重要日子1927年8月1日卻被標示為「南昌起事」而不是「起義」。筆者上谷歌一查,確有「南昌起事」的說法,但谷歌也建議轉為對「南昌起義」的搜索。香港教育局對於國家軍隊的源頭,是「起事」還是「起義」,總應該有一個確實的說法。
兩本教科書中還有很多編者角度的描述,篇幅所限,筆者只能在最後選一段不吐不快的來作終結,就是對抗美援朝戰爭的描述。在本港高中課本中,寫到「戰事持續近三年,由於新任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與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都有意盡快解決韓戰問題,在美蘇兩國的主導下,南韓與北韓的代表於1953年7月達成停戰協議。」若不是中國人民志願軍頑強抗敵,如何迫出停戰協議。如此的描述,確實愧對近20萬壯烈犧牲保家衛國的英勇戰士。
筆者建議,教育局立即要從國民教育觀點,重新檢視這些中史教科書教學內容,從而作出恰當的修訂,更要對中史老師作國民情教育的專業成長課程,務使能培育出新時代「一國兩制」的中國人。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