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考察的教育成效 許為天(信報 2023/2/18)
2019年後,時局更變,自2009年新高中改革中必修的通識教育科,改為2021年開展必修的「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簡稱公民科),其中包括必修但不涉及公開評核的內地考察(佔十小時學時),主題是中華文化與現代生活,課題有傳統中華文化的特質,而學習重點包括網上自學介紹傳統中華文化特質的文章及文化遺產的保育與傳承。學生前往內地考察,體會中華文化在社會的保育與傳承。事前詳細計劃及閱覽資料,於考察地點搜集資料,撰寫報告。
教育局承包所有考察團的費用,無論政府、學校、老師及學生,均是一項投資甚大的教育活動,旨在讓學生了解國情和國家的最新發展,增進他們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和欣賞,提升國民身份認同。可惜的是,生不逢時,一推出便碰上疫情,北上受阻。教育局也迎難而上,在2022年7月發出通函,通知已經設計了21個由二至五天(遠至貴州)的行程,讓學校作初步選擇。當然,那是在疫情之中,大家只是抱觀望態度。及至本月 6日 起恢復與內地全面通關,教育局也早有準備,加推十個較為現實可行的一兩日團,重組而成22個一至三天的只在廣東省(其中一團有澳門考察點)的行程,包括八個一天團
在學校方面,由通識科要改成公民科已經是一件傷腦筋的人力資源調配工程。還要安排一整級學生的內地考察,可謂之百上加斤,後來得知由教育局包辦,算是鬆了一口氣。還有,在疫情之中,曾經有報導說學生因實際困難及有充分理據不能赴內地考察,可以遙距考察等替代學習經歷。於是乎,在疫情中,亦有學校自行安排虛擬境外考察,筆者也參與了兩次:一次上福建,另一次去到印尼萬隆,效果當然不如實地考察,但如果可以繼續改善,遙距考察也不失為一個可接受的替代方案。
要明白到境外考察並不純粹是一個學科知識的學習活動,而是一個整體生活教育及團體合作的綜合成長活動,也即是將公民科十個學時的學科學習,要擴展成一天24小時甚至到三天72小時的團體學習過程。
所以,事先的準備如申請回鄉卡、購置內地上網卡、一大早起身坐車過關、集隊等候、過關安排手續、團體餐飲禮儀、各種情況下的行程延誤等等,均是學習的一部份。兩天團以上要安排住宿、還要考慮夜間的紀律要求:已經是中五學生,有手有腳,晚上出街了解民情,真的不容易控制!還有學生自行調動床位,配合私下活動(如打機、賭博、抽煙等),這也是筆者以前帶領學生宿營時常碰到的情況。廿多年前,筆者任職的學校安排中二全級到深圳兩天教育考察,其中兩個經驗:
一、第一次安排了學生好一點的住宿環境,住酒店。誰不知,原來二百個學生同時要用酒店電梯上落竟然用上十五分鐘以上,耽誤行程。那麼,第二次安排便租用旅舍模式的住宿,方便出入集合。
二、出發前已經準備了所有學生的身份證及回鄉卡的副本,在千叮萬囑之下,到出本港關口時一名學生忘記帶身份證。當年關員了解學校情況後,居然容許身份證副本作認定,並提醒要求家人立即將學生身份證帶回深圳,方便回港時的檢核。當日中午在深圳午餐時,那位家長也準時到達傳遞。請留意,可能現時已經不容許以副本認證的出現。
這經驗說明,一位師生的誤差可能影響整團的情況,學校及教育局要做足心理準備。彼一時,此一時,當時正值回歸之初的蜜月期,大多數家長師生都抱著合作態度,錯誤可以包容,危機不會擴大。事至今日,要重塑學生國民身份認同,知難行更難。就如教育局最新編定的行程中,到澳門看澳門基本法紀念館、到珠海看愛飛客航空科普基地;這些景點的編排已偏離原來公民科內地考察「認識中華文化傳統中華文化特質」的教育目標。如此涉及感性認知的教育活動,勉強而為之可能更加得減。
以上談及的已經是較為正常發生的境外考察問題,還有一些估計不到「政治含量」較高的抗衡活動。「內地遊,灰犀牛」,一但事端出現,更不只是本港學校及教育局要面對,更要廣東省相關部門的合作,大家有否做好底線思維。教育局作為政府部門,「以結果為目標」的績效指標當然重要,但一涉及內地省市部門,還有大批的議員、人大代表及政協等關心此事,是否要全盤考慮呢?
筆者建議,第一,只安排能達成原來教育目標的一天團,如:廣州的文化遺產保育及傳承、佛山文化遺產及環境保育等,但必須安排有效率的交通,如安排直通巴士(由學校至景點)或高鐵,避免二三天團過夜時所引致的管理失誤。
第二,就今年中五年級學生容許彈性的調整,每所學校可以分為兩批,一批是實體考察,另一批是遙距考察,具體比例可以由教育局及學校協調,減免部分家長師生感到被迫返大陸的負面感覺,亦方便學校管理部分在行程中可能有偏差行為的學生。
第三,有學校願意參與兩天及三天團的,可以與教育局從長計議,靈活處理,作為未來過夜團的試點。
早前一套《給十九歲的我》,原來是十年前的校園美意,奈何星移物換、事過境遷,竟成為此刻難堪的新聞頭條,足以成為教育領導借鑒的慘痛經驗。筆者剛剛在大專院校向學生分享國安教育,也感受到現時年青人對國民教育的抗拒,真的難保在以上行程中幾萬個師生中會出現的偏差言行。
倒不如,讓有意願進行的教師和學生實踐準備充足的內地考察,真的達成「提升國民身份認同」,總結經驗,逐步擴大,才會達成教育目標的軟著陸。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