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2

莫忘初衷的大局發展觀

 

莫忘初衷的大局發展觀   許為天(信報 2024/12/12)

[實體報章版位稿擠,只安排在信報網上刊登 https://www2.hkej.com/editorchoice/article/id/3953585 ]

       學校現場:一位小學校副校長煩惱,最近學校收到不少高才優才專才的新來港內地學生入學,有中文教師要求這批學生三個月之內要學懂書寫繁體字,否則寫簡體字便扣分,這可行嗎?

教師的要求是教學層面的慣性,學生要入鄉隨俗,在香港便是要用繁體字,寫錯就扣分,給三個月調整也是不短的寬限。

在教育層面方面,在2016年教育局有公佈「繁簡字問題正面睇」,列出「為擴大學生的閱讀面,以及加強與內地、海外各地的溝通,學生應掌握認讀簡化字的能力」,在教學實踐方面,在小學階段同時學習繁簡二體,會造成識字和寫字上的干擾,容易混淆字形,所以建議小學生要先充分掌握繁體字;待學生具備繁體字的基礎後,到中學階段才按學習需要和在適當情況下酌量認讀簡體字。故此,教師的要求也有官方的理據。然而,這是八年前的以繁體字為本位的說法,確實沒有考慮到今時今日政治大局的影響。

在「一國兩制」的新形勢下,香港整體發展要配合及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不言而喻的。雖然繁體字在香港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及群眾感情,但在溝通與融合方面,隨著香港與內地交流的日益頻繁,而以簡體字為本的中文在世界舞台亦日漸壯大,在未來的香港與世界,簡體字的使用場景只會不斷增多。另外,簡體字的教材及課內外學習資料倍於繁體字,更有利學生的學習成長。在這一背景下,學校教育是引領學生迎向未來,接受及學習簡體字亦是學校中文教育在新時代的任務。易地思考,要求老師學懂簡體字,要給多少時間呢?

在學校層面,學校領導要喚起老師堅守「為學生未來」的教育初衷,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充分認識到新來港內地學生在語言和文化上的差異,給予他們充分的適應期和支持。在要求學生學習繁體字的同時,也應考慮他們的實際需求和學習背景,避免一刀切的教學方式。

當然,在當今百年未有的大變局,一般前線教師實在難理解由政治局面引申至教學實踐的變化,所以需要教育當局緊跟時代步伐,及時反映「一國兩制」新局面中的新教學要求,不單止是加強香港教育與內地的交流與合作,更要檢核並更新學與教的內容及實施細節,提升學校領導及前線教師的專業觸覺及視野。

在這大改革的年代,未能帶領香港「由治及興」的高官下馬,李家超特首囑咐接任的局長「勇於擔當,善於作為,把握機遇,克服挑戰,全力服務香港市民,貢獻香港社會。」這些要求也適用於繼續服務的政府領導。在此政府高層的調動,亦是不同政策的窗口期(policy window),可以考慮各類政策的不同建議,集思廣益。所以,筆者也在此摘要現在及過去兩年在不同政策中的建議:

1.        教育方面,設定普通話作為教學語言的長遠計劃*;調校中國語文及中國歷史教學的「一國」定位,如增添毛澤東詩詞為課本內容、補充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及成就等等;高中教育配合整個大灣區的發展,提供多元學習及升學出路。
[*
教育觀察:香港是少數使用方言作基礎教育學校語言的國際大都會,可能是唯一的一個!]

2.        體育方面,透過本港新聞、電視及網絡媒體,增強本港市民及學生對國家運動員的了解,提升對國家體育成就的自豪;強化香港港隊運動員明白自己代表「中國香港」的角色,作為青少年的模範,強烈要求他們在升國旗儀式中開口唱國歌。

3.        文化方面,重新檢核M+博物館的角色,考慮轉型成M+M (Martial Art + Music,武術+音樂) 文化館,突顯香港在國際舞台的中國窗口的作用。在影視製作方面,發掘香港在近代史的角色,如孫中山先生及宋慶齡女士在本港的成長及活動事蹟、省港大罷工、八路軍在香港設立基地、淪陷期間營救名人等等,均是電影電視的題材,加上推廣內地以近代史及抗戰為內容的影視作品,豐富本港市民對近代中國的認知。

4.        新聞用語方面,擺脫殖民時代及以台灣地區用語為本的習慣,以「一國」為主要根據:現時在香港新聞,英國官員名稱仍舊使用英國駐香港總領事館的推薦,獨家叫英國首相為「施紀賢」;南北韓應改成「韓國」及「朝鮮」;另外,釣魚台也應轉為釣魚島。

教育初衷是「為學生未來」、施政初衷是「為市民服務」。領導要掌握大局,把握機遇,克服挑戰,更要作出恰當溝通,帶領持分者理解政策的背景及意義:為學生的未來而施教,為市民的福祉而施政。





2024/11/16

基礎教育的開拓創新

 

基礎教育的開拓創新   許為天(信報 2024/11/16)

[實體報章版位稿擠,只安排在信報網上刊登 https://www2.hkej.com/editorchoice/article/id/3929624 ]

     202411月香港工商界人士座談會上,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夏寶龍發表了重要講話,強調了香港要以實際行動詮釋愛國愛港,並提出了建設美好香港的「六個需要」, 其中「開拓創新」被明確列為重要一環,。而在今年4月,夏主任在「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致辭,提出要多用新思維解決香港問題,「敢於說前人未有說過的話,敢於幹前人未有幹過的事」,還寄語香港「金字招牌」獨特地位和優勢要鞏固,但並非一勞永逸。不能墨守成規、努力破舊立新,要求大家積極探索新產業、新業態,為香港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這一要求不僅適用於經濟領域,同樣對香港的教育改革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

面對政治上百年未有的大變局,資訊化及智能化的浪潮,香港的教育體系、學習內容及途徑必須與時俱進,才能培養出適應未來社會的人才。在香港特區政府發佈的施政報告中,教育部分展現出了積極且對焦的發展態勢。特別是在大專教育方面,香港正致力於擴大大專學位及推動應用科學的發展,並努力吸納境外學生,以拓寬教育的國際視野。這些舉措不僅有助於提升香港高等教育的競爭力,還能為香港的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然而,大專教育的發展只是香港教育改革的一部分。在基礎教育領域,香港同樣需要加大改革力度,以提升整體教育品質。施政報告中提到的教師專業發展與培訓,正是針對這一需求而提出的。通過設立教師專業發展基金、領航教師及校長培訓、與內地高等學府合作等措施,香港正努力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這些舉措不僅有助於提升教學品質,還能激發教師的創新精神和教育熱情。

在語言學習方面,香港也展現出了積極的姿態。強化英語教學支援、加強普通話教學、提供多語種學習資源等舉措,旨在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這些能力在未來的全球化社會中將顯得尤為重要,這也回應了筆者在兩年來提出將L (Language 語言) 加入STEAM(科技工藝數) 而成為METALS。值得一提的是,有建議提出在部分官立津貼小學的高小階段以英語授課學習,這一舉措如果能夠實施,將有助於學生更好地掌握英語這一國際通用語言。

然而,儘管香港在教育領域取得了不少進展,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其中,中學學制、課程及評核等方面的改革尤為迫切。目前,由最新全港性系統評估的結果中,起碼有兩三成初中畢業學生學能不足,難以應對傳統學術科目的高中學習。現時,本港高中學生千軍萬馬同跑DSE(中學文憑試)一條跑道,這不僅影響了弱勢學生的學業成績,也限制了他們的未來發展,更加阻礙本港人才多元化的發展。因此,設立應用學習取向的中學學制、課程、評核及升學就業出路顯得尤為重要。這樣的學制將更加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的培養,有助於他們更好地適應未來的職場需求。

加上其他現時香港基礎教育的不足,確實需要一次大規模的改革,筆者建議設立一個專門的教育改革委員會。這個委員會將負責籌畫和推動面向未來的、有系統的教育改革。它將彙聚教育專家、學者、教師、家長以及社會各界的力量,共同研究制定符合香港實際情況的教育改革方案。這個方案將涵蓋學制改革、課程改革、評核改革以及教育資源配置等多個方面,旨在全面提升香港的教育品質和競爭力。

兩年前,李家超先生在競選舉特首時強調「當今世界大變,惟勇者勝。香港慢不得,也等不起。」教育改革是一個複雜而艱巨的任務、急要而慎密的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和持續投入。然而,只要我們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勇於開拓和創新,就一定能夠走出一條符合香港實際情況的教育改革之路。

2024/10/19

劇頌中華 創意學習

 劇頌中華 創意學習 許為天(信報 2024/10/19)

戲劇教育在香港學校教育中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不僅能幫助學生提升語文表達能力和創意思維,還能啟發他們的情感與道德意識,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和社交技巧。戲劇作為一種綜合性的藝術形式,能將文學、音樂、舞蹈、美術等多種元素融合於一體,從而為學生提供一個全面發展的平台。在這個平台上,學生們可以通過角色扮演、劇情演繹等方式,深入理解和體驗不同的文化和人生,從而增強他們的人文素養和同理心。

四十多年前入行時,還未明白以上道理,便以一個觀劇文青推動自己班的學生排演一齣「小城風光」,作為中學畢業演出,至今還有學生記起當年排練及公演的情景。然而,這40年過去,戲劇活動在中小學校園中日漸減退,很少學校有社際或班際的戲劇比賽,更有些學校連劇社也沒有。究其原因,課外活動多元化、學校任務繁多,有心有力的教師也可能未有時間照顧,加上戲劇活動要動用極大的師生時間資源。

當然,還有學校在週年慶典排演一些英語歌舞劇,近年有觀賞到的是中學生演出的Mary Poppins Alice in Wonderland。學校充分投資、學生盡力演出、到場的嘉賓家長及同學均熱烈捧場,作為一個綜合提升學生英語及文藝修養的大型活動,可謂美滿完成。想一想這些故事的內容,有正面勵志的部分,但始終是歐美的文化背景,而這些童話的對象是幼小孩童,對中學生而言會有點格格不入。跳出英語的學習,在當前的教育環境中,令我想起今年中看了三齣有關「中國故事」的公開話劇:

一、 《空山印深情・王維》通過再現唐代著名詩人王維的一生,讓我們看到了一位才子如何在動蕩的時代中尋找自己的位置,並最終成為「詩佛」。此劇不僅讓學生了解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和思想,更重要的是傳遞了一種面對困境時保持堅韌不拔的精神態度。

二、《錢學森》(普通話)聚焦於中國「兩彈一星」元勳錢學森的事跡,通過他的故事激發學生們的愛國情感和科學探索精神。這種全方位的人物形象塑造,有助於學生建立更加立體的國家科技英雄觀念。

三、《馬蘭花開-英雄大愛》則是以「兩彈一星」功勳人物鄧稼先的事跡為基礎,向學生介紹了中國核武器研製過程中一段艱辛及輝煌的歷史。該劇通過鄧稼先的故事,強調了個人與國家命運息息相關,以及在困難面前不屈不撓的精神。

除了第一場多一些學生觀劇外,第二第三場的主要觀眾都是上了年紀的長者,可見教師以致一般大中學生對新中國的開國功勳人物較為陌生。就本港教育局頒發的價值觀教育框架,提出「香港中西文化交匯,但我們的價值觀教育仍然是立根於中華文化」。所以筆者認為學校應考慮一些更有中華文化傳統及近年偉人事蹟的話劇,讓師生增強中華文化及近代歷史的認知。這樣不僅能幫助學生更了解和傳承中華文化,還能讓他們在欣賞或參與話劇的過程中,增強對國家和民族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基於以上認識,我對香港學校戲劇教育提出以下四個主要建議:

一、新思維推動學生參與戲劇創作和表演:大型戲劇表演投資甚大,可以考慮較為輕型的折子戲,另外亦可以微電影式攝錄,方面廣播給各類型觀眾;小學生可以用廣播劇形式。多元化鼓勵每一位學生投入,讓他們在實踐中提升語文表達能力和創意思維。同時,這也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體驗話劇中的情感和人物性格,達成「有知識、有故事」沉浸式學習經驗。

二、增加中國傳統文化及近現代史戲劇的比例:通過組織學生參與或觀看相關主題的戲劇,有效提升他們對中華文化的理解和認同,同時加深對中國近現代史上重要人物及其貢獻的了解。另外,在今年施政報告中提及「明年是抗戰勝利80 周年,政府會舉辦紀念活動,提升愛國精神。」在戲劇及歷史中有豐富的抗戰素材:風雲兒女 -- 國歌的來源、宋慶齡女士在港的支援抗日-- 突顯香港在一國兩制的作用、白求恩醫生義助八路軍-- 國際主義的犧牲精神... 都可以透過認識這些歷史及劇情,從中學生學習先輩的勇毅報國的精神,承擔國家偉大民族復興的使命。

三、加強戲劇教育的師資培訓:當局應該加強對話劇教育師資的培訓和管理,提升他們的藝術素養和在各類課程中活用戲劇教育。這樣既能保證戲劇教育的質量,又能讓教師更好地引導學生欣賞和學習戲劇。

四、搭建平台促進校際交流:當局及相關團體應統一購置或創作相關的劇本,加以本地化的處理,提供多樣化的演示模式免費讓學校取材參考,繼而通過舉辦展演、研討及戲劇節等形式,為不同學校之間提供展示和交流機會,促進優秀教學經驗的共享,進一步擴大戲劇教育的影響力。




2024/09/21

開學有夢 成就偉人


開學有夢 成就偉人 學生的視野和動機     許為天(信報 2024/9/21)

 

九月是開課的日子,眾多師長、莘莘學子,又開始一段新的學習旅程。在內地,自2008年開始,中央宣傳部、國家教育部及中央廣播電視總台(CCTV)聯合製作一檔面對全國中小學生的電視專題節目《開學第一課》*,約80分鐘,於每年全國秋季開學日前後向全國播放,亦有學校安排學生在校觀看,跟進學習。
*
https://youtu.be/UA02NU9e0Mc?si=O698KKwh0KlUmOzq  

今年以「可愛的中國」為主題,採用「多地實景課堂」的模式描繪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圖象。節目內共有八個環節:

1.      文字學專家從甲骨文講述文字源起

2.      歷史學家開啓尋龍之旅,解說龍的傳人

3.      野生動物救護者守護美麗家園見證生態變遷

4.      奧運健兒展示風采,百米飛魚潘展樂即場分享

5.      空降兵軍模範成就兒時夢想、軍用運輸機機長擔負時代大國重任

6.      深中通道總工程師講述建設期間的奮鬥故事

7.      人工智慧專家介紹科學前沿

8.      探月科研團隊探索太空科技

以多場地、多媒體、高專業、高成就等學習配套,每分鐘都是精彩學習片段。在錄製現場的學生們見到潘展樂登場時萬分雀躍,而筆者則感動於汶川地震中被救助的孩子到成為空降兵的成長歷程,看著2008年汶川地震時有感於空降兵的無私幫扶,他高舉著「長大我當空降兵」,到今天用自己的人生詮釋著生命成就生命的動人故事。還有的是,深中通道建成第一天漫步參觀的,不是什麼達官貴人,而是努力投入的建設者及其家屬。

學生學習的成長不只在於學與教的內容與技巧,學生的視野和動機亦是關鍵的元素。通過廣博而深入淺出的介紹,展現從殷墟甲骨窖穴到青海雪豹棲息地,從伶仃洋上跨海大橋到嫦娥六號登陸月球背面的畫面,中國內地學生們看到祖國壯美的大好河山,感受國家日新月異的進步,一同領略「可愛的中國」。他們不只拓寬了視野,提升愛國主義情感和社會責任感,更對不同學科的學習提升動機。

與內地學校開學相比,香港的開學禮中師長的訓勉各校有異,但是以內容的豐富和視野的廣闊,當然難與《開學第一課》比較。而論及開學期間的國情教育,根據教育局國民教育行事曆中,9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917日中秋節、918日「九一八」事變紀念日、922日中國農民豐收節(農曆秋分),均是抗戰的紀念及傳統節慶,在學生的視野和動機方面聚焦不同。

然而,在教育局國民教育行事曆的通告中,特別加註:「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十月一日將迎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五周年,印證國家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人民同心同德下,經歷多年奮鬥取得的輝煌成就,意義非凡。」而在不同年份的《開學第一課》,有不少值得香港學生學習的輝煌成就片段可以選取,如2021年的登天宮的航天員、2022年的冬奧健兒、香港喜劇之王周星馳也在2013年《開學第一課》出現。

在慶祝國慶前後,透過《開學第一課》了解國家人民取得的輝煌成就,由傑出人物分享當中奮鬥歷程,增強國民認同、擴闊學生視野、提升學習動機,一舉數得。

筆者在約三十年前去到美國奧蘭多迪士尼EPCOT (Experimental Prototype Community of Tomorrow),一個以未來科技作主題的樂園,便理解到當年美國對下一代科技夢想的投資:一萬、十萬、百萬個小朋友入場,其中或多或少播下種子,最終出一個Bill GatesSteve Job,這便是國家的發展和富強。到今天,我們也要從小給香港和內地的中國學生不同的夢想內容,教室裡傳出琅琅書聲,實驗室內閃現著好奇的目光,操場上洋溢著青春的活力。每一個努力的瞬間,都是向夢想邁進的堅實步伐,而最終達成《開學第一課》主持人說的一句:「無數個人的夢想也在這個偉大時代裏開花結果」。


2024/08/24

奧運-中國-香港-體育

 

奧運-中國-香港-體育       許為天(信報 2024/8/24)

[實體報章版位稿擠,只安排在信報網上刊登]

信報網上標題:奧運譜寫內地及香港體育精神

https://www1.hkej.com/dailynews/commentary/article/3856523/奧運譜寫內地及香港體育精神

[訂戶才能觀看全文]

在巴黎奧運的賽場上,運動員們用汗水和毅力書寫著精彩。他們不僅是競技的參與者,更是體育精神的傳播者。每一次衝刺、每一次起跳,都凝聚了無數日夜的努力與堅持。感謝這些傑出運動員,為我們呈現了一場場視覺與心靈的盛宴。讓我們一同為他們喝彩,為他們的付出致敬!

奧林匹克主義關鍵在於相互理解、友誼長久、團結一致和公平競爭。2021年,國際奧委會在原來的奧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強」加上「更團結」(together)更彰顯奧運場上友誼團結的重要性。在巴黎奧運會的乒乓球混合雙打頒獎典禮上,中國、朝鮮和韓國選手一起自拍的瞬間,充分展現了奧林匹克精神的真諦。這一幕不僅是競技場上的友誼與團結,更是當下政治分歧的超越。這一經典時刻,突顯了和平、友誼與進步的奧林匹克核心價值,為全球觀眾帶來了溫馨與希望。羽毛球女子單打頒獎典禮上,亞軍中國選手何冰嬌在榮耀時刻,手持一枚精緻的西班牙國旗小徽章,向在準決賽因傷退賽的對手馬林深情致意。這一舉動超越了勝負,傳遞了體育競技中的相互尊重與友誼。

談到競技精神,當然少不了61歲代表盧森堡出賽的前中國乒乓球手倪夏蓮,參加了六屆奧運,老而彌堅,滿滿的正能量。今屆的亮點是當中國國家隊邀請她作混合雙打決賽前的陪練時(因為她的打法似決賽的對手),她沒有半點猶豫,「回報中國隊,為他們在奪取冠軍的路上掃除那麼一點點障礙,我是非常非常幸福的。」已離故土、心懷祖國。補充一句,其實當時還有另一位陪練員,就是國乒元老劍橋博士鄧亞萍。

在今屆巴黎奧運會中,充滿著以上有意義的「中國故事」和國家運動員的優秀表現。香港市民透過免費電視播放,也得悉其中部分。如同上屆東京奧運,特區政府購入轉播權,交由本地免費電視台安排播放。在當日的政府公佈中,政府希望市民透過今次免費收看,「為運動員打氣。」[缺少了上屆的標示:為國家和香港運動員打氣]。然而,既然愛國主義教育已經放在施政報告之中,奧運會中國家隊運動員的拼勁及成績、頒獎禮中的升國旗唱國歌更是大眾化愛國主義教育的上佳教材。

而現實的是,如同上屆,四個免費電視台的各頻道播放奧運節目各有各做,對香港隊的各項賽事參與報道相當詳盡,然而卻沒有對國家隊的全部賽事作出策略性的安排,譬如闢出國家隊頻道,對國家隊的參與賽事,尤其是有機會獲獎的作出充分的報道。筆者發覺電視台免費頻道兩三個台都同時播放同樣的其他國家比賽項目,也未有直播同時進行的國家隊爭標賽事。

而另一個非常正面意義「一國兩制」的標示,便是本港兩位金牌選手奪金的頒獎儀式中升區旗奏唱國歌的一刻。可惜的是,兩位金牌選手均沒有開口唱出國歌;翻看記錄,我們的銅牌選手在其他運動會奪金時刻也不會開口唱國歌,這是我們香港運動員的特色嗎?筆者就升旗禮中全體師生唱出國歌的比例作出調查(見附表),發覺到小學師生的唱出比例與年俱增,已達八成;然而,中學師生的唱國歌比例則緩步不前,不到兩成。奧林匹克主義強調奧運選手的榜樣作用,升旗禮不唱國歌,是因是果,我們應該如何看待此項國民教育的顯性表現呢?

接著,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將於202511月中在廣東、香港及澳門舉行,亦為香港帶來提升國民教育、體育教育及相關產業的發展機遇。

綜合以上,筆者有以下的建議:

1.         體育教材的製作:體育科加入小學呈分試組合的建議提升了學校及家長對體育的關注。製作香港、國家及國際選手在運動鍛煉及體育精神的教材,適逢其時;

2.         其他省市傑出體育的介紹:讓香港市民在全運會之前,認識國家地理、各省市特色及傑出體育選手及項目,不至於在全運會的觀賞中只集中香港選手。在全運會播放中,適當分配本港選手及內地選手的參賽項目播放,尤其是國家隊傑出體育項目;

3.         舉辦更多本土體育賽事:配合全運會香港主辦的項目,鼓勵和支持學校及本地體育賽事的舉辦,安排電視台轉播賽事,為學生及青年提供更多參與及亮相機會,培養興趣,發掘精英;

4.         運動員唱國歌:本港各體育屬會應鼓勵運動員在奏唱國歌儀式中開口高唱國歌(其實,內地及其他國家大多數運動員都會開口唱國歌)

5.         培養專業體育人才:加強與境內外高校和體育學院的合作,培養更多高素質的體育教師、教練及體育產業人才,提高體育教學、訓練及產業的專業水準,為香港體育事業發展奠定基礎;

6.         積極提升本港體育產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體育樞紐:本港體育界英語能力強,國際交流合作經驗豐富,應該以奧運及全運會為契機,顯著加強本港體育對國家的助力,如教練運動員的英語培訓,內地及外國教練運動員的交流及加盟;內地大型特色賽事的主辦(如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等。

全體師生在升旗禮會唱出國歌的比例

少於40%

多於60%

學校  (回應數目:2024 [2023,2022])

20246

20234

20228

20246

20234

20228

小學 (33 [42,43])

3%

29%

41%

82%

45%

45%

中學 (51 [67,51])

67%

81%

80%

14%

10%

8%

 

2024/07/27

做好本分:從小六生至政協

 

做好本分:從小六生至政協    許為天(信報 2024/7/27)

最近一段在升中派位時的學生訪問竟成城中熱話,記者問小六男生:入到心儀中學,「過程休息夠唔夠」學生簡答「夠夠」;接著問「覺唔覺得辛苦」,便到了引眾矚目的回答:「講辛苦談唔上,讀書是我本分」。很多報導將焦點轉向旁邊同學的表情,而演繹出「一臉『你認真』」等反諷意味。筆者希望不要再有此等貶低「努力認真」的歪理,要肯定及鼓勵「讀書就是學生的本分」,理直氣壯。

筆者四十多年前步上教壇,已感到很多香港學生(尤其是中學生)安於「認衰易做人」,部份更有排斥歧視認真向學的同學。近半個世紀後的今天,仍有如斯報導,不禁嘆息。可幸是還遇上不少認真求學上進的學生,修身齊家,更感榮幸的有踏上「治國」的現屆全國政協委員的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副校長吳宏偉教授。吳教授深度參與香港與內地科技合作交流,其對教育與科技創新領域的貢獻不容小覷。最近,他在學校領導課程同學會周年大會中,報告他在這兩年全國政協工作中做好本分,已經提交三份深入調研,精心準備的提案:

1.    2023年提案:推進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建設香港國際教育中心

2.    2024年提案1:成立香港與中西部大學聯盟、共謀高品質發展

3.    2024年提案2:推動科技創新、建設香港中國綜合性科技館

他也邀請在場的校長主任對提案提出意見及具體建議,我也在此回應較為熟悉的第一及第三條提案。

吳教授建議參考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院模式,與位於北京的中國科學技術館合作,在北部都會區建設一所綜合性、國家級乃至世界級的科技館(以下簡稱「中科港館」),展示中國從古到今高水平科技成果和科技攻關事跡,向香港及世界觀眾講好中國科技故事和科學精神,增強公眾家國意識和愛國精神。為保持中科港館的收入及入場人數,筆者建議觀眾對象應照顧華南地區,更聚焦大灣區的八千多萬人口。既然設在北部都會區,更可考慮加設免出入境的特定通道,尤其方便大灣區其他城市的教師學生到館作即日來回的研習。

現時香港科學館展覽場館只有萬二平方米,而作為中科港館參考的北京中國科技館的展覽面積則有四萬平方米,多幾倍的展覽面積不止可以放下更多展品,更可增添配備先進影視效果的特效影院、青少年倍感興趣的ARVR沉浸式遊戲和兒童玩意盎然的科學樂園。當然少不了有關中國科技發展的「華夏之光」,古今四大發明、艱苦時期的「兩彈一星」,人類的第一次的「月背採壤」均是香港市民及學生急需要補充的國情認知。

有關第一題案的「建設香港國際教育中心」,該提案部分建議已被特區政府採納:提升政府資助大專院校的非本地生限額比例(20%升至40%)等等,但在中小學國際教育方面未見有積極的回應。其實在十多年前,已經有北區資助中學校長提出收納內地寄宿學生,當年不急切的創意當然未有啟動。如今本港中小學生生源不足,倒反大灣區內地城市有大量遷入戶口,再加上「一帶一路」國家(只算華僑已經有6500萬人)有不少有意願到港留學的中小學生,均是本港基礎教育未來發展的契機。

現有宿舍提供的私校及直接資助學校可作為一個起點及試點,接續可以在官立學校中試辦,優點是政府辦事可以聯絡各部門協調,方便學校宿舍的建立,本人建議地點在北部都會區。相應區域可劃成國際教育村,再邀請香港名校到來設寄宿型分校,教育村內可安排資源共享:如優秀教師及教育設施等 (上網學習中心、泳池、運動場、STEAM CENTRE),提升成本效益。

而在吳教授提出的「香港中學生和內地生在六年學習中交換六個月或一年?」這正正對準我在廿年前的親子成長學習經驗:在香港讀中學的小兒在中二到北京景山學校讀了一年,但至今卻未有聽聞再有此例。當然,既有先例,是可以探討的,縱使是每一所學校只有一兩個此類交換生,也會產生漣漪效應,學校師生會更趨向外向型。另一個了解是,香港漢基國際學校的十年級學生必須到杭州的「杭州漢基」校舍體驗長達一年的寄宿學習生活,也是一種可以考慮的方向。

做好本分,上有政協提出前瞻性的建議、下有中小學生的努力認真,要闖出香港教育新境界,便要教育當局把握香港區位優勢和地方特色,敢於承擔、勇於嘗試。

2024/06/29

學校教育:從創價至改革

 學校教育:從創價至改革 許為天(信報 2024/6/29)

月初,筆者出席了一個題為「創價教育對當今社會的啟示」的講座,席中有深受創價教育薰陶的中小幼教師,以實踐者的角度深入探討創價教育的精神,以及它為當今社會帶來的啟示。為方便讀者了解,我便列出本人認為創價教育最關鍵的一段:

《贈給創價教育工作者》

一、 成為「孩子幸福」為首要的教育工作者

二、 成為開拓人間革命(自我變革)之道的教育工作者

三、 成為生命光輝顯示實證的教育工作者

簡單概要的說法,便是以孩子幸福為教育之本,強調教師自我變革及重塑,而用上人間革命,果真有《禮記·大學》所述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專業承諾。出來分享的老師,不論崗位都是盡心盡力,竭盡所能,在疫情期間努力轉型網上教學、對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因材施教。這些努力便是教育工作者的不斷專業提升,在這基礎之上,人間革命之道又是從何說起呢?

筆者以為最關鍵的就是第一項中的「孩子幸福」:是現在的幸福還是將來的幸福?在學校教育上,「慈母多敗兒、嚴師出高徒」,學生現在與將來的幸福是否矛盾呢?

典型的例子是榮獲全國優秀教師榮譽的張桂梅校長,她幾經艱難在偏遠山區創辦了全免費的女子高中,讓許多貧困女孩得以接受教育,辦學目標是「讓每一個孩子都能上大學」,由走出大山到走進大學,從而獲取三代人的幸福(學生的父母、學生自己及學生的下一代)。在她的努力下,這所學校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許多畢業生都考入了名牌大學,至今改變了二千多名女孩的命運。然而,走出大山時女孩及家庭的適應,在學校中嚴格的學習紀律和近乎軍事化的管理,又一定程度上犧牲了學生的部分個性和自由,學生學習時有幸福嗎?

幸福是主觀的心態認定,張校長便是將「教育改變命運」的信念不斷灌輸,學校的誓言是「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於群峰之巔俯視平庸的溝壑;我生來就是人傑而非草芥,我站在偉人之肩藐視卑微的懦夫!」學生便感受到學校有良好的學習環境(相對於高山上的貧困環境)、有老師的循循善誘、有校長的督促鼓勵、有學成師姐的具體引證,也將學習上的艱辛轉為成長的磨練,成為現在的幸福。如此,現在和將來的幸福便是相輔相成:只有把握好現在,才能擁有美好的未來。

筆者以張校長的辦學經歷來說明學校教育的最終目標應該是「孩子的將來幸福」,而這將來幸福往往與社會的發展息息相關;現實的例子便是香港教育一直重視英語學習、家長對英文中學趨之若鶩,香港所有公營大學的主要教學語言也是英語,這正是回應香港社會對英語人才的需要。而在一國兩制新時代中,香港作為國家的門窗及橋樑,對英語及其他外語的人才需要有增無減。當然,普通話的學習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亦不可或缺。在粵語為社會主要溝通語言的香港,不少成年人也曾體會到由小學母語(即粵語)教育轉到英文中學時的艱辛。既是如此,為什麼不可以在小學已經要求學校以普通話及英語為主要教學及溝通語言,以有趣和互動式教學方法提升學生學習趣味,也成為學習時的「幸福」。不能做到,究其原因,學校辦學慣性及教師的能力是兩大重要因素。

回到創價教育,強調要誘發學生的潛能,「櫻梅桃李,各展所長」,確實是在未來社會中,需要各種廣泛有價值的人才,除了現時強調的商貿科技,還有各類文康體藝、民生服務等等,正如習近平主席提出「老百姓急難愁盼中找準改革的發力點和突破口,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舉措。」「急、難、愁、盼」便可產生不同類別的服務行業。學校教育便應在最基本的服務精神、「助人為快樂之本」等作重點的培育,希望十年後的香港不再需要「行多一步,好客之道」如如此商業目標的補救式成人教育。當然,學校教育(尤其是高中)亦應為學生提供未來較熱門行業(如新能源汽車)的基本培育。

教學語言及學習內容的大變革中,學校教師又能否放下現時熟悉的粵語及傳統科目教學,通過自我變革和重塑,轉型為熟悉英普兩語及其他學問才能的導師,配合學生的未來需要?

張桂梅校長給我們一個教育工作者成為生命光輝顯示及創造「人間革命」的實證,在當日講座中,「只有在挑戰辛勞與使命當中方能產生人生價值」成為香港教育工作者改革前進的座右銘。只有不斷地進行教育改革與創新,才能為我們的下一代創造現在及未來的幸福,敢於面對未來的挑戰,實現個人和社會的長遠發展。


2024/06/08

香港紀念六四的兩個不同思路

 

香港紀念六四的兩個不同思路

亞洲週刊202423 (2024/6/10-6/16) 筆鋒

這篇文章主要探討了香港紀念六四的兩個不同思路,
並分析了這些思路背後的原因和影響。

以下是文章的五個要點 [produced by Gemini-1.5-Flash]

1         香港紀念六四的兩個不同思路:

1.1        司徒華認為六四是中國內部權力失衡導致的悲劇,主張愛國主義和反對分離主義。

1.2        黎智英和港獨勢力則認為六四暴露了中國的落後和腐敗,主張香港獨立。

2         兩種思路背后的政治立場:

2.1        司徒華的批判屬於「人民內部矛盾」,可以化解。

2.2        黎智英和港獨的批判屬於「敵對勢力的矛盾」,需要堅決鬥爭。

3         黎智英等人的六四論述與中國民意背離:

3.1        他們主張推翻中國政府,但中國民眾經歷過動亂,更渴望穩定。

3.2        六四事件的發生也受到外力干預,美國和台灣都曾介入中國內部事務。

4         中國體制改革的成就:

4.1        中國體制在制衡權力、根除腐敗、凝聚人力資源方面取得了巨大進步。

4.2        中國的發展模式為全球開啟了新的窗口,而美英模式則陷入危機。

5         香港人對中國的認同感提升:

5.1        香港人越來越認識到中國的發展優勢,並認同中國的發展模式。

5.2        六四紀念對香港人來說,不再是簡單的黑白二分法,而是要面向未來。

 

原文

 香港紀念六四有兩個不同思路。司徒華的批判是人民內部矛盾, 而黎智英和港獨的批判則是敵對勢力的矛盾。前者可以化解,後者則要與之堅決鬥爭。「黎智英們」的六四論述,潛台詞是「推翻中國政府」,但這和中國民意悖離。六四不再是簡單的黑白二分法故事,而是要把悲傷留給歷史,把希望留給未來。

由於國安法廿三條,香港在二零二四年紀念六四,已經沒有維多利亞公園幾萬人的場合,也沒有港獨反對紀念六四的聚會。香港在六四的三十五週年,回顧這宗政治事件的來龍去脈和它對香港人的影響和衝擊,都有很多思考空間。

主要是紀念六四要釐清真相,也要避免悲劇重演,更要記取歷史教訓,背後是六四論述,不能迴避這不是一個簡單的黑白分明的「武力鎮壓學生」的事件,而是牽涉到當年不同派系的鬥爭,以及解放軍遇襲的恐怖行動,一些戒嚴部隊的年輕戰士被活活燒死的鏡頭出現,理解學生和民眾和戒嚴軍警對峙的背後,都有一些「看不見的手」在操控。這需要更多的歷史學家投入研究更多的原始材料。在北京長大的美國人韓倞(Carma Hinton)在六四之後,歷經漫長的拍攝和研究,拍出紀錄片《天安門》(The Gate of Heavenly Peace),她訪問很多的當事人,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但在香港,面對六四,港人都有兩個完全不同的思路。第一個是教協和支聯會前領袖司徒華,他對六四立場鮮明,認為這是中共高層權力結構缺乏制衡,造成誤判,是中國人的悲劇,但他並沒有因此而反對中國人,而是堅持愛國主義的中國情懷,反對港獨等分離主義。另外一個是《蘋果日報》老闆黎智英,及二零一四年佔中事件後香港興起「港獨」勢力,認為這場流血事件暴露中國的落後和腐敗,因此他們恥為中國人,要將香港獨立為一個國家。而最終這樣的論述蠱惑了一些年輕人,二零一九黑暴事件中砸爛立法會,焚燒地鐵站、堵塞隧道、公路和鐵路,是一場準政變。

用毛澤東的理論來說,司徒華的批判是「人民內部矛盾」,而黎智英和港獨的批判,則是「敵對勢力的矛盾」。前者可以化解,但後者則要與之堅決鬥爭,才能保衛中國的利益。

「黎智英們」的六四論述,背後的潛台詞就是要「推翻中國政府」,指控六四是不可以原諒的。每年的紀念就是要提醒全球,北京是邪惡的政府,是必須要推翻的。

但這和中國大多數的民意悖離。中國老百姓歷經戰爭和動亂,也飽嚐各種極端政治運動的折騰,特痛恨不穩定的社會,也對中央政府「穩定壓倒一切」的政策方針予以支持。一九八九年的六四事件,其實早在趙紫陽與李鵬的鬥爭中,就埋下了伏筆。但外力的介入,也隱約可見。學生的抗爭,不少基於血氣方剛的義憤,也有是被外力所誤導。事實上,六四後在國外推動的「民運」勢力,都有美國情報機構的身影,也有台灣當局的資金的支持,這在台灣幾位領袖的回憶中都有涉及,也顯示各方勢力都在介入中國內部紛爭,希望可以火中取栗。從中國人觀點來看,這是亟需高度警惕的。

不過如今談論六四,還需要有一個前瞻性的思考,因為歷年在維園舉行的紀念活動,潛台詞就是中國的體制是落後的,亟需與西方看齊,要用民主選舉制度來推動國家發展。但如今全球學術界都在反思,中國的體制歷經內部的強大變革,越來越可以制衡內部的權力濫用,根除貪腐,但又可以凝聚國家的人力資源,既有舉國體制的動員能力與長遠規劃,又有民企在市場經濟的冒險犯難和衝刺,終於成就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和人民的生活品質,上升到歷史的最高點。

中國當然還有很多可以改革的空間,但絕不是跟著英美勢力,亦步亦趨,而是要有自己的豪情壯志,在制度上不斷創新,才可以躋身強國之林。

尤其是當前英美兩國都出現內政崩壞,政治極端化,人民生活品質下降,中國的發展反而為全球開啟了一扇新的窗子。香港一些反對派勢力都只是以英美的模式來批判中國,在維園舉起了「民主中華」的口號,在此刻顯得特別的蒼白無力,恰恰是美國的「選舉民主」正在陷入前所未見的危機,導致中產階級萎縮,尤其美國的槍禍、毒禍和無家可歸者等「三大害」,迄今都找不到解方,而在民主選舉的架構中,極端政治導致無法化解矛盾、難以融合不同主張,而是要各走極端,終導致人民的福祉受到巨大的損害。

中國的制度模式和新加坡一樣,都是推舉最有能力的一群精英來治理國家,強調「賢能政治」(Meritocracy),在內部權力制衡的機制下,在強有力的領導下,可以走向專業化的決策過程,以理性的工具落實政治理想,成為基建狂魔,有長遠的策劃,全面提升民眾的生活水平,但又重視人民權利,嚴守權力的邊界感。

香港人在過去一年間,就用腳投票,湧往大灣區,不僅喜歡餐館等消費場所的性價比特高,也是對中國大陸生活方式的深入認識和認同,理解這個國家的創新力勝過香港,從移動支付到停車場收費,中國都展現「數字化轉型」的強大動力。六四紀念對港人來說,已經不再是一頁簡單的黑白二分法的故事,而是要把悲傷留給歷史,把希望留給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