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體系 許為天 (信報2022/5/14)
一位小學三年級的數學老師問學生:「小明如何將五元平分給大雄和亮亮?」
小玲回答:「給大雄三元、亮亮兩元」;老師覆:「這樣對亮亮不公平」。
小玲再答:「那麼給大雄兩元、亮亮三元」;老師覆:「那麼這樣便對大雄不公平,應該兩個都有同等數量」。
想了一會,小玲最後答:「丟掉一元,那麼每個都分到兩元,這便對大家都公平」。
小玲每一個想法都有它的道理,而在現實的課堂中,或許有些老師會細心跟同學討論這些道理,但可有不少老師趕著要達成教授5元要平分為2元5角兩份的教學任務,接著大家同學便可以一齊做好功課。小玲的道理便只能成為她數學學習成長中的遺憾了,希望小玲可以遇到令她不遺憾的數學老師。
啟示1:老師會完成教學任務,好老師才能令學生明白道理。
事件二:
一位中學四年級的數學老師利用翻轉教學的方法教授一組學生:即是學生在家中預先看老師錄製的教學影片、進行堂課預習;而回到學校便在課堂上做家課或協作學習。學生在回饋時,表示「短片可以重覆翻看,比傳統教學較深刻」、「學習自主,主動去做」、「學習不一定只限於課室」;而在全部27個學生的回應中,有四位只看了一半的教學影片、一位只看小半、更有一位完全沒有看,但他們都是完成了指定的堂課,而在課堂中也很快完成家課,輔導其他同學。
啟示2:有些學生學習某一些知識技能,並不一定需要老師。
綜合兩事件:學生學習不是要老師,而是要好老師;再進一步,只要學生學到,有沒有老師教授也可以。
更震驚的出現在事件三:在2017年,美國的一個年僅八歲的男孩在家中父母正在熟睡時,他想去漢堡包店買包。他在網上學懂了怎樣駕車,於是乎便連同妹妹駕車至1.5英里以外的漢堡包店,順利完成購買並安全回家。
這事件引起美國部份教育界的關注,並作出以下的說法#:「世界正在迅速變化。學生已經改變,教育領域的一切也必須改變。我們正處於幾乎每個行業都在重大顛覆中,包括學習,但教師的角色和學校的基礎設施卻沒有跟上。學習已經被技術打亂了,這改變了我們的學習方式。*歷史上第一次,所有年齡段的人都可以在任何時間學習任何他們想要的東西,只需要一台裝置和互聯網連接*。」
回到香港的學校現場,教育局披露本學年公營及直資學校流失4050名教師,較上學年急升七成。也聽到不少校長訴說教師難聘,連一般老師也難請到,更遑論令學生明白道理的好老師;不妨想一想,將這些資源調撥到其他令學生更有效學習的資源,例如傳統的書刊影音材料以至現代的網上互動學習。
另一方面,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日前通過「改善公營小學中層管理人手及理順公營小學校長和副校長薪酬」,不少教育界鼓掌稱慶。但是,不要忘記上一次政府大手筆的教師全面學位化投資,換回來的是削弱職級階梯的管理手段,崗位與薪酬不相稱的現象,這些投資會在學生學習成果見到回報嗎?政府強調會確保善用教育開支,便應審視教育開支的最終結果是什麼呢,是改善薪酬,繼續聘任老師(不管是否好老師),還是回到教育初心:學生的教育和成長。
在朱永新老師的《未來學校》中,提出未來教師的任務只有兩成是傳授知識,而超過七成是輔導學生學習和成長。同樣在香港的教師專業標準參照中,教師應是「啟發學生的共建者」,培育學生的自學能力。可是,教師及薪酬編制正正局限了學生學習資源的靈活調配,又如何可以達成《未來學校》的理想。
正如候任特首李家超先生的選舉政綱中提到「當今世界大變,惟勇者勝。香港慢不得,也等不起。」盼望新的教育領導班子「勇於承擔、敢於創新」,改變由考慮學校力量、以系統出發的傳統改革方案,建議轉型為與學生學習成長、社會未來需要的設計思維模式,將香港學校轉型成為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體系。
#Alyssa
Gallagher, Kami Thordarson (2018) _Design Thinking for School Leaders: Five
Roles and Mindsets That Ignite Positive Change_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