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5

通識教育中的國情

 通識教育中的國   (信報 2020/9/5)

在本欄中提到通識教育已是兩年前的事了,當時提到通識科内容及教學必須有所調校。然而兩年過去,通識科在課程、教學及評核方面未有修改。另一方面,在過去一年的社會動亂事件中,教育界內外人士再一次提到通識科中有關國家社會議題的教育對時下青少年產生的影響。適逢其會,筆者有機會對前線通識教育的教學及老師作較深入的了解,也一併翻看該科的課程及評核指引和過去多屆的中學文憑試通識教育試題,也便得出一些值得大家參考的看法。

通識科所涉及層面甚闊,我便集中在較為熟悉的第三單元「現代中國」有關中國的改開放的主題以至國情教育部分。

相關此主題的課程目標是「特別重視培養學生

具備廣闊的知識基礎,理解當今影響個人、社會、國家或全球日常生活的問題;

成為有識見、負責任的公民,認同國民身份,並具備世界視野認識現代中國」

課程文件中提出重點內容是一、 改革開放以來內地人民的生活;二、中國政府回應改革開放帶來的影響及三、參與國際事務與中國的綜合國力。所涉在這四十年改革開放中的範圍甚廣,在教學上還要有不同的教學模式,照顧學生學習差異。更且在校本評核的獨立專題探究中,教師要身兼指導員及評核員的角色,任務艱鉅。所以,就此主題而言,筆者以為這只能在理念上構思美麗藍圖,放在教學理論上已經難關重重。就舉今年2020年的文憑試試題為例,題目中提供三段201810月的剪報作資料,然後要求考生「一、解釋中國民營企業發展可能遇上的阻礙;二、在全球經濟中,國有企業應否在中國經濟發展中擔當比民營企業更主導的角色?論證你的看法。」

中國民企在四十年中國改革開放期間,整體而言是向前的,但在不同階段會有所反覆,即與國企作孰主孰輔的配合和矛盾,箇中內容及道理的複雜性,若放在物理學上也相類量子力學的深度,大學論文程度的學問放在高中要全民作答,以課程及教育心理學相關理論作考量已難以過關。可是,前線教師仍要在捉襟見肘的情況下實踐「不可能」的教學,只能將重點在於應付中學文憑試試題的要求,盡量就學生水平作出恰當的指導,務求學生能夠盡己力取得相應的等級。正因如此,文憑試試題便影響整個通識科教學的方向。

觀乎過去九年的相關題目,有三年涉及環境問題,另有一二孩政策、留守兒童、孔子學院等題目。因要配合整個通識科的學習模式,均是以問題探究的形式提問,而在評核時亦是要求考生能分析議題時對所持的價值觀提出理據,並且恰當地引用例子或提出證據來支持其論據。至於論據的立場、價值觀的偏差,並非閱卷員在評分時要考慮的元素。故此,既是問題為本,也必有問題及主持的資料及理據,而此等問題理據的事實便佔據了教學內容的相當部份。所以,高中學生在此主題中吸收到的大多是中國改革開放帶來的問題和相關負面的報導,這便是由課程及評核設計促成的學習成果,如果加上某些教科書及校本教材亦有反共的傾向,學生對當代國情了解的偏差更是每況愈下了。

遍佈負面陷阱

其實,不只在認知方面,在國家情感方面,通識科也遍佈負面的陷阱,舉2017年的試題為例,一開始便有一幅諷刺中國大陸貧富懸殊的漫畫,再配以報章報導有關脫貧與環保的矛盾,便要求考生解釋減貧可能對中國的環境造成的一個影響;再利用所提供的資料,提出並解釋一個支持和一個反對「搬遷農村貧困人口能使中國顯著地減貧」的論據。姑勿論減貧與環保其中關係的複雜性,只以國家情感而言,幾乎全世界都讚揚的中國扶貧行動,在此題目中也變得有正有負,並也會帶出對環境的影響,更可以是「弊多於利」。加上題目開初的一幅諷刺性漫畫,更是在有意無意中令學生對國家產生反感。公開試題便成了出題模範,負面訊息漫畫或圖片配以改革開放帶來的問題,正是教師擬題學生作答的主流。如此日積月累,又怎能回應通識科在這個主題中要培養學生的「愛國心*」呢?

「水能覆舟、亦能載舟」,以教育政策的學校層面而言,課程師資已備;到教育層面,通識科有利學生學習成長,也是本港教育特色;及至政治層面而言,在「一國兩制」下香港學生更應了解國家未來整體發展的道理和內容,平衡在中美抗爭中充斥傳媒的反中言論。故此,筆者建議通識科課程(起碼是此主題)可修訂為以内容為主、議題為副。在現代中國中選取較合適學生程度的內容,如社會民生、國力科技等,其實這些早已2013年的通識科資料套中已提及:「建議教師選取由中國及外國對全球國家綜合國力排名的研究報告及其所用的數據,讓學生了解衡量綜合國力的指標,並比較不同機構關於中國綜合國力的排名。

那麼學生便能在知性和感性中對中國較整體而正面的了解,然後加上其他觀點資訊的提供和探討,希望能真的達致通識科的最後宗旨:「建立正面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使他們成為對社會、國家和世界有認識和負責任的公民。」

 

* 備註:在「中國的改開放」這主題中要培養學生的相關價值觀和態度是「團結一致;愛國心;可持續性;人權與責任;關懷;正義」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