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LS教育與新增專業的融合之路:從國家戰略到香港啟示 許為天 2025/7/9
2025-07-09 灼見來論
M 代表Music, Martial Arts, Movie, Měilì (音樂、武術、電影、美妝)
「音樂科技」「智能影像藝術」等專業本質是藝術與技術的融合,呼應METALS中「M」及「A」(音樂、美妝、藝術)培育的創造性表達;「智慧城市與空間規劃」「國際郵輪管理」對接「E」(環境互動)與「T」(旅遊)的體驗經濟核心;「智慧應急」「嬰幼兒發展」則紮根於「L」(生命關懷)與「S」(服務)的人文素養。這些專業共同指向AI時代的「人性化能力」——當全球勞動力的20%全球被自動化取代(麥肯錫數據),人類需以情感智慧、文化解讀與體驗創新構建競爭壁壘。例如「舞蹈治療」實為運動(S)、生命關懷(L)、服務(S)的跨界結晶,而「虛擬空間藝術」融合藝術/美學(A)、電競(E),培育元宇宙策展人。
國家佈局背後是硬性需求:截至2023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到2.97億、佔總人口的21.1%。老齡人口催生銀髮產業,生命/愛+服務(L+S)中便孕育出「老年醫學與健康 」、「健康與醫療保障」和「藥物經濟與管理」的專業。
在本港高中教育,中學文憑試應用學習確實提供了很多與METALS相關的科目 (註2),近年考生數量亦有顯著的提昇(由2022年3,545人次增加至2021年的7542人次),但仍只佔全體考生不足兩成,認受性不高,而升學的出路亦有所限制。要有所突破,便在學生評價體系方面超越傳統學科分數的限制,作出多元能力的認證,例如推行「METALS素養護照」,記錄學生在服務、創作、跨文化項目中的實踐成果。
至於大專學科方面,主要科系仍固守傳統學問及STEAM學科發展,可幸是當局已在一些新興大專院校中增設應用學科的鼓勵,這方面一定要加倍努力,更應結合大灣區及中華大地的發展。好讓中學師生擺脱生涯規劃的視野限制,例如開闢「大灣區METALS實習走廊」:深圳美術館(新館)、橫琴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珠海長隆海洋王國成爲體驗設計、綠色科技、文化敘事的實戰場。
教育真正的未來,在於讓人類更成為人類
當AI擅長計算,我們需深耕感受;當AI優化流程,我們需創造意義。國家新增專業與METALS教育的共鳴揭示:香港唯有打破「傳統學科至上」的慣性,在教育中植入文化創造、情感連結與體驗設計的基因,方能培育出在消費型社會中既能適應變革、更能定義未來的人才。這不僅是教育革新,更是文明價值的錨定——在科技的浪潮中,守護那些使人之所以為人的光輝。
M 類(創造性表達與身體技藝)
1. 音樂科技 → 音樂(M)
2. 智能影像藝術 → 電影/藝術(M+A)
E 類(環境互動與數位體驗)
3. 遊戲藝術設計 → 電競/美學(E+A)
4. 智慧城市與空間規劃 → 環境(E)
5. 低空技術與工程(如無人機應用於環境監測)→ 環境(E)
6. 碳中和科學與工程 → 環境(E)
T 類(文化傳播與休閒產業)
7. 國際郵輪管理 → 旅遊(T)
8. 數字演藝設計 → 演藝/舞台(T+S)
9. 數字戲劇 → 演藝/舞台(T+S)
A 類(藝術與美學實踐)
10. 虛擬空間藝術 → 藝術/美學(A)
11. 人居設計 → 美學/生活(A+L)
L 類(生命關懷與社會連結)
12. 嬰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 → 生命/愛(L)
13. 老年醫學與健康 → 生命/愛(L)
14. 健康與醫療保障 → 生活(L)
15. 人才發展與管理 → 生活/社會連結(L)
S 類(服務敘事與實踐技能)
16. 智慧應急 → 服務(S)
17. 藥物經濟與管理 → 服務(S)
18. 醫療器械與裝備工程 → 服務(S)
19. 舞蹈治療 → 運動/生命關懷(S+L)
20. 航空運動 → 運動(S)
另類(Others:技術與工程核心)
21. 人工智能教育 → (側重AI技術教育)
22. 區域國別學 → (地緣政治與文化研究)
23. 海洋科學與技術 → (自然科學應用)
24. 智能視聽工程 → (硬體技術開發)
25. 工業軟體 → (製造業數位化)
26. 時空信息工程 → (地理信息技術)
27. 智能分子工程 → (材料科學)
28. 生物質技術與工程 → (能源與化學工程)
29. 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 → (半導體技術)
Ø 創意學習
文創產品設計
時裝形象設計
室內設計 / 室內與展覽設計
數碼年代―珠寶設計
電腦遊戲及動畫設計
數碼漫畫設計與製作
流行音樂製作
舞出新機―舞蹈藝術
由戲開始 • 劇藝縱橫
媒體及傳意
Ø 媒體及傳意
數碼媒體及電台製作
電影及超媒體 / 電影製作
數碼品牌傳播 / 數碼廣告
多媒體故事
公關及多媒體傳訊
創意英語―商務與媒體
Ø 服務
新派東南亞菜
甜品及咖啡店營運
西式食品製作
機場客運大樓運作
酒店服務營運
酒店營運
幼兒發展
幼兒教育
美容學基礎
樂齡科技與服務
Ø 應用科學
食品創新與科學
食品科技及營養
動物護理
健康護理實務
復康護理實務
運動及體適能教練
運動科學及體適能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