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苟且紅利」到「至善受益」 (信報 2020/6/13)
從國內的著名KOL羅振宇在2019-2020「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聽到「苟且紅利」一詞,有趣。上網一查,竟是由國內經濟學家何帆提出,是指在現實工作社會中,充滿大量的苟且者。你只要稍為比他們認真一點點,就能收獲紅利。也就是在別人覺得沒必要的地方,自己堅決不苟且,並且在別人不那麼認真的地方,自己多努力一點,行先一步,你就能享受到別人的苟且帶給自己的紅利了。
一般校長和老師在學校教學及行政工作中,均受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難以苟且。倒反是間中出外到教育局、考評局或是大學一些委員會會議時,有些真的是要認真也認真不來。
科目委員會運作成本高
筆者曾探究過課程發展委員會中科目委員會的運作,參與的委員有教育局高級官員、大學講師、中小學校長及中層領導。開一個兩小時的會議再加上交通時間,單是薪金的成本也有好幾萬元,便是一個基層老師的月薪了,但事實上又是否產生相應的效益呢?
根據那次研究所得,某個委員會的部份委員選任傾向與政府官員相熟「好辦事」,開會的議程主要由政府官員擔任的副主席決定。雖然會議前會有通知委員提出議程,但大多數前線校長及老師在資訊不足之下,很少會提出什麼要討論的項目。到開會前便是一大堆文件送到委員手上,真的考驗委員的時間安排,是否能夠在會議前細心閱讀理解呢?還有可能在會議時尚有一些限閱文件要即時閱讀,短短一兩小時又如何消化呢?於是乎,在全體委員未有太深入了解及討論之下,會議便在官員及附和的委員主導下通過需要通過的決定了。
研究中的另一個委員會卻有不同的參與模式:有不少委員都在會議前作好準備,而其中之一更是學科學會委任的代表,出師有名。所以,在會議中便以前線專業角度,對官方有意推出的政策說出現實的困難,據理力爭。而兩個委員會便在中學文憑試校本評核的執行中出現不同的結果:前者依官方原意執行,而後者則決定在新高中開展時暫不執行,在日後的發展更是取消了校本評核,這又算不算獲取了「苟且紅利」呢。
要說到委員會的「紅利」,又不能不說現在城中熱議的審題委員會,委員是有審題收入的,當然也不因為是受薪,而因為確確實實要有一份試卷及評卷標準的成果,又甚能不認真呢。以筆者經驗來說,香港的公開試審題專業水平甚高,就看一件事:大部分的審題成員都是現職校長老師,亦是在一般上課日子開會(相對於中國大陸及台灣的禁閉式審題),要說洩漏的利益及機會也真不少,但是這麼多年來,都未有聽聞過試題由審題委員會洩漏出去。所以,現時要檢討考評局的審題程序,也要先肯定以往審題人員的專業操守,並要保持這優秀傳統。
倒反,現時不少的科目委員會及其他相類的委員會,確實未能有效發揮各委員集思廣益,匯聚才智的功能。平時例牌定期會議只是閑話常規,而到了要有大變動時也只是橡皮圖章,委員會也只是走程序吧了,要校長及老師在上班時間到教育局及考評局開會,浪費時間資源,只會是「苟且受損」。
網上會議教學節省交通時間
說到出外開會的浪費,交通時間也是無可避免,但在近幾個月疫情下網上會議的習慣,又覺得不少會議在網上進行,不止在疫情期間減免會議及行程中的人際接觸感染,更是減省交通,方便有效。就如最近一次的工作會議,原來要在市區一處,自己往返也要個多小時,後來改為網上會議,一開完會便立即在辦公桌上跟進工作,不到原來行程的時間已完成任務,爽快。
另外,不少校長老師經歷了這三個月我們安排的網上教學,雖然表示學習效果仍是不如面授課堂,但縱使在非疫情的日子,他還是會選取效果還可接受的網上課堂。試想在平時上課日子,離校後還要一輪交通才到晚上進修的地點,放學後更要披星載月地趕回家,可能還要批改今天的作業、準備明天的教學。換上是網上課堂,可以在學校改完作業,回家便可以直接上課,省下交通時間好好準備明天的工作,還有在課間休息時可以和家人稍聚,家庭學習兩兼顧,善哉。
面對鄰近地區的教育的進步,因循苟且只會是不進則退。社會運動及新冠肺炎帶來的危機,如果我們好好經事長智,便不會讓他人獲取我們的「苟且紅利」,而我們的校長師生便能收獲到「至善受益」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