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8

「停課不停學」的迷思

 「停課不停學」的迷思   (信報 2020/4/18)

上個月的文稿中提及教育局需否在疫情教學中作出亡羊補牢,準確地要求全港學校要達到起碼的教學質量。在上月底教育局發出公文,除了說明原定最早復課日期420日已難以實現,還在公文中提出停課不停學電子學習模式的參考原則。附上整齊的列表,左邊是教育局以為學界和公眾人士的誤解,訂為「迷思」,在右邊便是對迷思釋疑的原則與例子。接著數日後也在報章依據以上迷思與原則發表了「停課不停學電子學習」正面睇,讓大眾也有所了解。

教育局作為一個領導教育的官方單位,適當地澄清一些教學上的理念與實踐是理所當然的,而其中涉及的範圍也在中外的官方或民間網頁中有所提及,但其中的道理也是令人迷惑的。細心閱讀看看左邊的迷思,如「電子學習是停課在家學習的唯一方法」、「實時網上授課是最佳的電子學習方法」使用了唯一、最佳、所有、統一、先決、必須等等絕然的描述用語,將現時各學校積極推行的網上教學推向極端,繼而作出批判,更搬出一些未經學術研究的所謂「原則」,如「學習模式多元,網上、網下的學習應以促進學生在家自主學習為重點,應切合學生需要和校情。」是那個權威要求學生一定要以自主學習為重點?自主學習是否一個放諸本港近千間中小學皆準的教學原則?從筆者看來,更像是使用辯論技巧來進行位置權威式的指導。

事實上,疫情一開始時已積極推行電子學習(包括實時網上授課)的學校,在計劃時已充份考慮到這些「迷思」,就如中國內地教育部在2020/3/6發佈的《關於深入做好中小學停課不停學工作的通知》內,便有「統籌線上學習特點和學生實際需要,防止照搬套用正常課堂教學方式、時長和教學安排,對不同年級不同學科加強學習指導。」的指導意見。所以,在現實本港的停課不停學實踐中,筆者便未有聽聞到有「依照平時課堂的時間表進行實時網上授課」這些「迷思」現況。難怪這公文一出,便有前線老師回應:「他們(即教育局)沒法支援前線做任何一項,自然要這樣說。」

至於那些「原則」和例子,也多是質疑現時積極推行網上教學的反證,這只會導致前線學校要做與「不想做」的校長教師各執一詞的矛盾,相當遺憾。教育局缺乏整體規劃能力,不能保證每個學生有相當水平的「不停學」,做成學生學習因校而異、而這個差異比平時上課時大很多,這便是統領整體教育的單位(即教育局)的失責了。

再說到該公文內的另外兩項:其一是「若與午膳供應商的合約將於本學年底屆滿,可將合約延長一年,減免大家為重新招標的準備工作」,教育前線的反應是「攪笑,如果合約本年屆滿,現在一定要到招標程序後期工作,已收標,要準備試用會同批標。現在話可延多一年以免招標工作,即整個工作又打亂,而且反映教育局根本唔清楚學校運作的時序。

既有離地的建議,亦有不能救近火的遠水,便是透過關愛基金協助清貧學生購買電子學習自攜裝置計劃,老師的反應是「又將學校變成磨心,讓家長發泄,三月中冠冕堂皇話幫學生買機,但學校要五月尾前完成採購程序、派機、埋數,跟本冇可能,但家長唔會知(其中的裝購標準程序)」相反,在疫情中,有心的民間機構已一批又一批地向這些急需援助的學童送出了上到網的手提電腦了。

再北望廣東省在今月底已開始在中學部份班級復課,其中有關口罩方面的安排便會令到我們的教育局汗顏:全省各地市已經準備好了相應的兒童和成人口罩,各地政府還將會統籌協調,在學生返校前,確保口罩、消毒液等物資儲備充足到位。更細緻的可以參考梅州市教育局,各類各級學校提前籌備了學生返校後14天內需求的口罩量,基本上可滿足每位學生每天兩個口罩。可憐的是本港的中小幼學校的校長還在煩惱口罩這問題。

這可是本港教育的自主作風的堅持嗎?

由校本自主又返回學習的自主,「學習不應受學校因應於課程而訂下的進度規限」,此等自由自主的學習亦受城中教育KOL的大學教授和中學校長所推崇,教育局也只不過是順勢而行。既然不能強制學校進行能保證學生學習的疫情教學,倒不如照舊唱一些難以全面實踐的「自主學習」高調,然後便讓前線各有各做,這也便是教育局的行政技巧,總算是有些交代吧。可是,如此水平的教育局真的可帶領香港教育走出困境嗎?

最近有位勇者豪言:給我二百教育精英,讓我兩年改教局,五年革大學,十年完成改造香港教育的大局。雖近似胡言亂語,但在這如此鬱悶的疫情中,也算是在這「迷思」的黑霧中看見遠方的一點煙花,便當作是一線曙光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