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08

領導人講話與香港教育

 領導人講話與香港教育   (信報 2018/12/8)

每年的十一月都是深圳的讀書月,是一個由深圳政府主導的全市教育文化活動。在讀書月的眾多活動中只有一個是與香港有關係的,就是已舉辦了十一屆的「中學生讀書隨筆大賽」,而近幾年澳門也加入了。就在今年度的頒獎禮中,澳門的代表說到他們學生閱讀的情況,其中提到學生透過閱讀了解習近平主席年青時代的奮鬥成長而有深切的體會。那段簡短的演講,令到在典禮現場的筆者對澳門部份學校教育的現況有新的了解,也充份顯示出港澳的「一國兩制」確有顯著的差異。

但是反思一下我們香港的學校教育,又真的很少要將國家領導人的生平和講話放在校園的教育活動之內。當然,在現時的中學通識教育中的「現代中國」單元中,教材是可以涉及領導人講述國家政策和對「一國兩制」的看法。而正值中國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筆者也應景地將習主席的講話與香港的教育發展連繫起來。

習主席在1112日會見港澳各界慶祝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訪問團時的講話中,就港澳對國家發展作了這四十年來的總結,就是發揮了六大作用:投資興業的龍頭、市場經濟的示範、體制改革的推動、雙向開放的橋樑、先行先試的試點和城市管理的借鑑。這六大作用的歷史及具體過程,均是高中及大專學生對「現代中國」的尚佳教材。

香港學生可從中了解到過去四十年來香港各界對國家改革發展的協助,亦明白到縱使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還沒有「一國兩制」時,不少香港人已認定以協助國家發展為榮,當然也有很多是看見國家發展的「利之所在」而投身其中。無論如何,這都能彰顯出香港人在國家改革開放中的重要角色,此等角色的傳承便帶出習主席在講話中提出的四點希望:更加積極主動協助國家的全面開放、更加積極主動融入國家的發展大局、更加積極主動參與國家的治理實踐、更加積極主動促進國際的人文交流。

由希望到願景、由願景到使命,這也是香港學校領導在學校改革中經常實踐的思路。香港教育至今仍然保持世界獨有的中西合璧,能包容東西方教育的優點,既有仁愛勤奮的中國儒家傳統,亦有西方自由民主創新的實踐,具體例子便是百多年前在香港受西方教育而帶領革命推翻帝制的孫中山先生。亦正因為有如此環境,便創造了香港對外聯繫廣泛的有利條件,透過「一國兩制」的實踐向全世界演示成功的香港故事,從而帶出當代優秀的中國故事,為中外文化交流發揮重要紐帶的作用。

回到教育現場,最近出席了曾服務的學校的周年慶祝聚餐,席中唱起了學校創辦人填詞的校歌,歌詞中寫到「家國事、責任重;年雖少,志氣雄」,而以「前進,前進,向前進,誓作民族前鋒」作歌曲終結時的勉勵。這可以見到在大半世紀以前,不少香港教育前輩均以作育英才為使命,進而達成振興中華的願景。而經歷四十年改革開放的中國在今天的世界舞台中已是舉足輕重,香港的教育界人士更應了解國家及全球形勢,在保持傳統優勢下將香港學校教育的發展方向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如對國家發展政策(如大灣區、一帶一路等)的理念和實踐有更深入的了解。教育當局更應主動建構配合國家發展又彰顯香港特色的發展框架及教育內容,讓辦學團體及學校更有效地培育出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大有可為的新一代。

在停筆的一剎,真的感覺上文給讀者的感覺可能是太「紅」了,但是如果香港教育要包容「國家」在內,這也只是有感於以上提及的香港教育前賢的使命而發之言。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