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23

通識科的過去、現在、未來

通識科的過去、現在、未來 (信報 2018/6/23)

在十多年前,筆者還在中學校長崗位時,在新高中課程改革的議論中是不折不扣的反對派,尤其是針對通識教育科的必修、必考、必要(大學入學要求)。當時的立論有在宏觀上,新高中改革涵蓋學術、課程及評估,不應一步到位。通識科是破舊立新的舉措,不宜莽然冒進。另外在課程内容及教學法方面,更是難以掌握;通識科議題的更新頻率,令到任教老師難以應付,作為選修科目還可以傾側資源玉成其事,但作為全民就讀的科目便會感到資源不足。再者,建立通識科就是「強幹弱枝」的課程大改革,數理減科、史地難全,香港真的要來「教育大革命」嗎!現職相關科目老師要被迫調配任教通識科,不止人事管理上有問題,連教學效能也受到影響。最終一場「通識大辯論」後便由當時強勢的教育領導人一錘定音:通識教育科依教改計劃上馬,調撥充分資源、加强在職及入職的培訓。所以,當時各大學的「通識教育」師資培訓便如雨後春筍,出版社及報章的通識科教材至今仍是源源不絕,也就配合通識科必修的大勢所趨了。

新高中課程在2009年開始實行,筆者也在那期間提出「猛回頭」的觀點,歷因為在教改的傳統智慧#中,當時是由「解凍」階段進入「過渡」,若然踫到大障碍也會有機會「回頭」。可是教改潮流並不因筆者個人意願而改變,通識科以致整個高中課程體制也在資源師訓配合下「重凍」成為中學教育穩定的慣常狀態。

在排除萬難後,通識科推行至今又真是達成了大部份當年計劃時的教育成果,就是培養學生:

-     具備廣闊的知識基礎,理解當今影響個人、社會、國家或全球日常生活的問題;

-     成為有識見、負責任的公民,認同國民身份,並具備世界視野;

-     尊重多元文化和觀點,並成為能夠批判、反思和獨立思考的人;

-     掌握終身學習所需的資訊科技及其他技能。

當然,其中「認同國民身份」這一項之不足也便是要檢討通識科的原因之一。然而,在現有中學穩定的教育生態環境下,作為一科已是香港特色的中學課程,筆者便要用另一觀點去看通識科的未來發展。

首先,舊體制的文理分科,數理為先、史地全讀等已不再是本港高中教育的金科玉律了,况且學能優異的學生基本上還可以依舊制的文理科目選修,在「4必修+3選修」的組合下可以成為傳統的文理精英。而對學能中等或以下的學生,修讀接近社會生活成長的通識科,總比修讀及應考一些傳統文理科目更有趣味。所以以整體學生角度而言,通識科確實比其他文理選修科更合口味;而以教育觀點而論,社會生活成長的議題可以在正統教育體系内得以向全體學生傳授,更是世界難求的高中課程,某些外國教育專家對本港通識科的吹捧也不無道理。

當然,通識科一直存在的教學及評核上的問題還是要解決,這便可從課程内容和評核方法中對症下藥。筆者一直反對「校本評核」,當然在通識科也不例外。若真的要保留,則可與公開評核分開評等,致令「校本評核」可具校本特色,如合作專題、科技創新等,教師可以專業自主地因材評核,發揮學生所長。至於課程及教學方面,現時是議題為主、内容為副,故經常未能照顧到客觀事實的全面性(如「現代中國」)。這便出現因教學多引用中國大陸多爭議的政治社會報導,而較易得出師生對國家的負面感覺。所以,筆者建議可設立另一選擇的通識科課程,以内容為主、議題為副。其優點是教師較易掌握課題内容,亦無須頻常更換教材,提升備課效能;而學生也對不同的課題有較整體的了解,增強多角度觀點的具體支持。

「水能覆舟、亦能載舟」,以教育政策的學校層面而言,師資教材已備;到教育層面,通識科有利學生學習成長,也是本港教育特色;及至政治層面而言,若通識科内容及教學能調校得宜,便不難培育本港學生達致通識科的最後宗旨:「建立正面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使他們成為對社會、國家和世界有認識和 負責任的公民。」

#學者Kurt Lewin的改革理念:第一個步驟是對舊體制的「解凍」(unfreeze),第二階段是「過渡」(transition),而最後步驟便是「重凍」(refreeze),將改革措施程序化成為穩定的慣常狀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