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國民身份認同的教育施政 (信報 2015/1/24)
新的一份施政報告中共有219段文字,與教育有關的共有11段:在第127段中提及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第140段中提出研究在下一個大學撥款周期增加以公帑資助的醫科、牙科及其他醫療專科學士學額;較集中有關教育的在150-158段,涉及大中小幼各方面。經一周的業界傳媒討論後,焦點還是放在顯眼的國民教育元素的施政內容。
在158段中標示著要將一個只運作四年的「香港青年服務團」的服務恆常化,「加強與廣東省在義務工作方面的合作,讓青年人有更多機會服務外地的弱勢社群」,而準確的說法應是「服務內地的弱勢社群」。「香港青年服務團」是在2001年因香港義工黃福榮先生在青海玉樹犧牲的感人事跡而設立的,資助十八至二十九歲的高中畢業生、大專生及在職青年到內地貧困地區服務六至十二個月,服務範圍包括提供教育、衞生、環保等知識訓練。而此服務團成立的宗旨,有個人意志鍛鍊、服務精神與及提昇對國民身份的認同。故此,在「後佔領」時代的施政報告中,在交流合作一項中,突顯一個懷有國民教育目標的新辦服務團體,施政動機非常明顯。
在此,筆者並不是否認此舉措的恰切性,而是質疑是否需要作出如此突顯的標示,對加强青年人對國民身份的認同是有幫助還是幫倒忙呢!其實,現時本港亦有其他服務內地弱勢社群的青年團體,也可以被列入此任務之內。在此掛一漏萬之下,本來「香港青年服務團」可以低調地逐步發展,但若成為媒體焦點,則參與的青年可能被標籤化,則好事雖未必變壞事,但至少也是煩事了。
同樣是背負著「後佔領」時代力挽「一國」方向的有第153段的更新中國歷史及世界歷史的課程內容,與及第157段的增加與內地學校締結姊妹學校的數目。有關初中中史課程的改動,近日當局已有提出把中史科課時增加一倍,將近現代史比例由現時的三分之一調高至五成。即現時共185節內佔約六十節的近現代史部份將激升至370中史課節中佔185節,是三倍的增幅,但有否照顧到學習內容及學生認知程度的差距呢?中國現代史充滿著因政黨而異的說法和觀點,教材和方向如何選取呢?再說到共產黨统治中國後的得失,這是否會促進培養學生中國人身份認同這學習目標呢?反之,先秦諸子、漢唐盛世、三國風雲、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等等古代史,更容易構成中國人祖宗的認定。激升近現代史比例,是失是得,確實需要多一些學理及研究,不宜操之過急。要急的是接受民間的建議,回復初中中史必修,然後再在內容、教學法及師資方面作出提升,這更有利於中國人身份的認識與認同。
至於增加與國內學校締結姊妹學校,亦可能是因加得減的施政手法。現時各中小學已有不少與內地交流的活動,其中有不少學校辦得有理念,亦配合學生的整體學習,有額外的資源投入更是相得益彰;但亦有的是上頭指令,老師勉強執行,學生叫苦而歸,對中國感情有減無增。故此,在未有細心整理姊妹學校的政治效益下,便貿然增加數目,實屬不智。倒不如對現時中港學校交流作出詳細的研究探討,鼓勵正面成效及作出分享,然後再作出資助以達成接部就班的推廣,不宜單以增長數目為前提,急於求成。另外,有議員提出締結姊妹學校不應局限於國內,這更是可以從善如流的改進。香港學校師生要與國外學校溝通,身份的確立當然會以「香港」為主,但當再深入交流是,國家本位的內容(如文化歷史等)便會逐漸帶入,使到香港的師生同時導入「中國人」的角色。所以,國民教育內的軟性目標,如國民身份、國家認同等,必須透過靈活的手法,避免高壓硬推的手法。
可以看出,以上三項青年或教育政策在「後佔領」時代推出,要達成加强青年及學生對中國人角色的認同,實在無可厚非。但是在政策條文的顯示和具體細節的安排方面卻未能慎重思量,惟望當局能予以正視,作出相應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