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7

共同富裕:香港教育的公平性

 

共同富裕:香港教育的公平性
許為天(信報 2023/6/17)



回應香港教育在中國式現代化發展中的不足之處。筆者曾經在此欄中將中國式現代化概括為五點。分別是十四億人、共同富裕、精神物質、環境人類、和平發展。今次談到第二點: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的反義詞是貧富懸殊,在教育的考慮便是教育的公平性,亦即是每個學生都要有平等的機會接受優質的教育,不受其家庭背景、種族、性別、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響。在國際指標中,香港教育的公平性位於前列,因為在基礎教育的投資中,在香港的全公費學校(包括官立及資助)中,不論區域,每一個學生的單位成本均等,而港九新界每一區,均有辦得優異的中小學;這基本上滿足了資源配置公平及教育品質保障這兩個教育公平性的重要元素。另外,從國際學生能力評估(PISA2018的數據來看,香港學生(研究對象是15歲的學生)的社會經濟地位與閱讀成績之間的相關係數甚低,即學生家庭的貧富不太影響閱讀表現,此項公平性指標全球第二,比對於內地PISA成績優異的城市地區更勝一籌。

以上的數字確實給予國際社會香港教育公平的印象,然而,現實地了解香港教育,香港教育的公平性在這廿多年確是日漸褪色。首先,在PISA中的結果,是香港15(約中三)學生的閱讀成績,就讀中文中學的學生以中文評估,不會太吃虧。但是,一升到高中,有意進入大學的便傾向以英文學習、在大學門檻前便顯現了英語能力的貧富懸殊。據報學生資助處資料發現,在20062015,資助大學學額在不斷增加之際,獲得助學金的學生人數及比例卻錄得跌幅。就讀於八大的清貧學生,由2006/07學年每10人中有3.8人,減少至2015/16學年的2.4人。鄭燕祥教授在《香港教改三部變奏》一書中就此評論「清貧學生在公營大學的人數及比率在過去十年不斷減少的現象,只是這派位機制弊病的必然後果,非常不公。」

在香港所有學生都有書讀的情況下,派位制度、學校和課程的選擇變成了教育公平的關鍵。在沒有直接資助(直資)學校的設立前,所有官津學校(包括傳統名校)都納入升小學及升中學的派位制度,雖然還是保存著一些世襲傳承的做法,但出身寒微力求上進的仍可能有「歲月神偷」*的夢想。

但在教改中,以小部分學校活起來的心態,教育政策的優勢向直資學校傾斜,從回歸前只有約20所,增至目前共有73間,其中包括不少傳統名校。直資學校有收生的自由,可無須進行官津學校的融合教育(即是正常學生與有特殊學習需要學生一齊學習),學校可以集中培養精英;另外直資學校在教學語言的自由,使到直資小學的學生提早以英語作為學習語言,有利他們在中學以至大學一路平步青雲。更且,直資中學有開辦課程的自由,開辦第三語言及國際課程,如國際文憑(IB)、英國倫敦普通教育證書課程(GCE AL)、國際A Level 高中高級學歷課程(IAL)等,讓直資中學的學生更多公開評估及升學的選擇。相對於官津中學的只有文憑試一條出路,便看出香港教育在這方面的不公平。

更嚴重的是,在官津中學的一批初中畢業生,已經在公開評估中判定未具備傳統高中學習的能力,卻仍然要留在高中應付一個「師生共困」的統一課程,犧牲了學生的學習動機,浪費教育資源。教育機會的多樣化是教育公平的指標,香港教育又一敗筆。

要步出困境,便要讓直資學校的好處出來,其他小學可以多些英文、中小學課程也可多樣化;直資學校也要承擔公共教育的義務,如必須接受融合教育的實施,收錄一定比例的有特殊學習需要學生。另外,高中學習的多樣化急在眉睫,推行得宜便能配合香港在大灣區及十四五規劃的發展。學生學以致用,樂業安居,也便是「共同富裕」的基礎。

*歲月神偷:一齣2010年上映,描述香港基層學生進入傳統名校成長的電影

後記:在教育改革中強調全方位學習,清貧學生難以從家庭的經濟支援中去擴闊自己的視野,豐富自己的學習。有新界中學生未有到過香港島,而卻有小學炫富標榜十八萬一位的北極學習之旅,確實與國家主張的「共同富裕」南轅北轍。大家教育界也謹言慎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