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8

教學語言的創新思路

 教學語言的創新思路  (信報 2021/5/8)

四月底的一份教育局通告《微調中學教學語言》牽動了不少中學校長對未來五年(第三周期:2022/232027/28 學年)教學語言的思慮。在過去兩個週期(每週期六年),除了一部份全面中文中學和英文中學外,更多了在微調框架下的「分班」、「分組」、「分科」、「分時段」或混合形式EMI (English as Medium of Instruction,英文作為教學語言),所以家長在選擇學校時,對教學語言一欄的了解也要花一番工夫。

升中生減 放鬆「學生能力」要求

在第三週期提出的處理,在升中學生不斷減少的未來幾年,放鬆「學生能力」的要求,盡量保持現有初中英語授學的比例,學校及家長普遍歡迎。在公文中更附上以整個初中學習階段為單位,安排「英語延展教學活動」及「化時為科」的例子,靈活彈性,悉聽尊便。

在大政策下,讓學生有更多機會在初中階段接觸和運用英語,又要確保學生在科目的學習效能;學校也可因應學生及教師的能力,適量地增加英語教學的比例,讓初中學生可以逐漸適應一些在高中以英語授課的科目,同時亦可回應家長對EMI的要求。整個微調政策可以說是一個面對現實的協調,至於能否真的有助培育中英兼擅的人才,真的是要研究研究。

另一方面,看看普通話學習的情況,普通話科由1998年開始成為香港小學及初中核心課程之一。在2017年的普通話科課程指引更基於過往教學經驗及成果,作出持續提升學生普通話水的規劃:學習範疇,緊密配合;循序漸進,前後銜接;針對難點,深化鞏固。然而,此等以外語形式的普通話學習形式,能否達致香港的每個新一代,都能掌握這全國的共通語言,方便他們日後在中華大地上的溝通、工作與生活呢?

筆者估計,要達致如此普通話熟練程度,以現時的普通話教學情況發展下去,確實還是有一定的差距。故此普通話亦需要學校創造普通話的語境,以便學生在學習普通話的過程中學以致用。在教學課堂上創造普通話語境,現時主要是以普通話教授中國語文簡稱「普教中」。2015年的數字,香港學校推行「普教中」的比例偏低,小學為16.4%,中學僅有2.5%。更且,在教育研究及學校教學層面,現時仍然糾纏在普教中對中國語文教學的成效,故此在小學的「普教中」還是有進有退。

以教育政策三層面(社會、教育、學校)的框架來分析以上兩種語言的教學政策:在社會層面中,提出一個較為廣泛的兩文三語作為方向;在教育政策的製訂,教育局提出「母語教學、中英兼擅」為目標(在《微調中學教學語言安排》中列明)。而在學校層面,正如微調教學語言的參考:學生能力、教師能力以及支援措施,也便是因材施教,成果有參差,也便是學校教育的現實。

「中英兼擅」是教育改革重點

以學生及現時教學能力水平作為教學語言的參考,當然有教學現實的道理;而另一角度,以要達成的高要求的目標而作出教學內容及方法的改革和策劃,可能是更積極及具發展性的方向。就拿教育局「母語教學、中英兼擅」這目標作參考。

什麼是母語?早幾年中文大學學者宋欣橋撰寫的《淺論香港普通話教育的性質與發展》曾引起爭論。文章提及「母語」的定義為「本族語」,而粵語只是方言並非「母語」,並指香港人的母語應為漢語,即普通話。當時的爭論也是不了了之,而到如今一國兩制的新形勢下,培育學生成為愛國者,那麼每位學生的普通話要達至全國溝通的水平也是社會層面的需要。

在英語學習方面,在中國內地「雙循環」發展格局,建基於現時國際貿易及金融中心的基,香港更要發揮「外循環」排頭兵的作用,英語學習的鞏固及顯著提升的任務,「中英兼擅」的具體達成便是接著來教育改革的一個重點項目。

教育及教學上的改革,通常是由社會(政治)層面帶動,在本世紀初「世界變了,教育不能不變」便翻起了香港空前的教育改革:2000年果斷式取消升中學能測驗,及至後期的全面新高中改革、劃時代的通識教育的推行。政府的巨額財政投入,師資培訓的配合,也便達成過往十多年中小學教育改革後的局面。在全面檢討過往教育改革的得失的基礎上,面對香港整體社會的關鍵變化,筆者祝願接著而來由社會層面帶動的教育改革能夠帶領香港教育走出困局,迎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