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華人的中華傳承 (信報 2020/1/11)
過去的聖誕新年假期到馬來西亞探訪親友及自由行,第一次體驗到大馬華人的生活:
體驗一:去到怡保的景點食肆均是廣東話溝通,民情對話與香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無異,更典型的是有位大馬年青女生居然與我這位香港大叔講咗句「冇相干」,簡直是粵語長片內的對白。
體驗二:還未到2020年,在怡保華人聚居的商場內,農曆年貨已經是成行成市,火熱銷售。
體驗三:大馬華人聽的華語歌曲,不止是大馬新加坡的歌手,更有中國大陸台灣香港,包容性甚高。馬來西亞共有六個華語電台,一路上聽到的電台DJ主要用華語(即普通話)主持,亦間中使用粵語,聽上去與珠江三角洲的電台相近。所以,他們對中國大陸、台灣及香港的情況有相當的了解。還有,不少大馬華人在農曆除夕時也跟大陸中國人一樣看中央電視台的春節晚會。
一國存在多類生活模式
香港是「一國兩制」,其實我感覺到在馬來西亞一國內確實存在著不止兩類生活的模式(因為除了馬來人、華人,還有印度人),而大馬華人便一直處身在一個傳統華人社區的生活環境。
再翻看由大馬作家丘光耀主編、大馬漫畫家張寶玲繪製的《互利共贏的一帶一路》漫畫,其中內容完全站在中國大陸發展一帶一路的正面角度。這本漫畫在2019年4月編印,而在同一個月在北京舉行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馬來西亞馬哈迪首相親自把這本漫畫贈送給習近平主席,獲得媒體廣泛報導,使到漫畫受到注目。但及至10月時馬來西亞內政部23日宣佈查禁,原因是書中宣揚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危害公共秩序及安全,又是一場馬來西亞典型馬中關係的漫畫風波。
無論如何,可以見到大馬華人的中華傳統底蘊與及與中國大陸的正面情感關係均比在一國兩制之下的香港人濃厚得多。要分析原因當然有很多,有政治、社會和歷史等各方面,而筆者打算就學校教育方面的因素談一談:
地道原汁原味華語教學
「我們這一代人注重的是母語教育,一個民族沒有自己的母語的時候,你就失去了和祖籍國、和同胞的一種親切感。」說出這句話的是大馬著名政論專家羅煒雄。在馬來西亞三千多萬人口中,華裔佔約22%,絕大部份華人在小學時均就讀華文學校,而大馬的華文教育不僅有完備的教育體系,還有最地道和最原汁原味的華語教學。在中文教學中,童話、寓言、敘事文以及散文,甚至是文言文等等,大部份均是原來中國的傳統語文學習教材。
在半個世紀前一生堅持捍衛大馬華文教育的前輩林連玉先生,曾有「大馬司徒華」的稱謂。又令筆者不禁想起司徒華先生當年在香港教育爭取母語教學,將香港的學生拉近中國本位。但如今華叔的接班人卻站在反送中的教育陣營,亦是歷史傳承與政治現實弔詭之處。
香港情中國心—教育之本
回到香港,為什麼回歸前後至今近四分之一世紀,香港學生對中國的情感不增反跌,這裏說的中國不單是政治實體的中國,更包括中華文化、歷史及傳統等等。原因之一是教育政策製定者並不在意此等國情教育的探究與實踐,以為「香港人是中國人」是順理成章,更且放鬆對國情教育部份的限制,如接受初中中國歷史科不以獨立科目教授。廿多年之後,林鄭月娥上台後雖然重申初中中國歷史獨立成科,但也為時晚矣。
另有一些看法是,會否因為香港的中小學約一半是由基督教及天主教會辦理,所以不會看重中華文化教育,這一點筆者當然不敢苟同。說到教會與中華文化的關係,令我想起剛剛看了一齣舞台劇「利瑪竇」,正是這位意大利神父在四百多年前來到當時明朝的中國,融入中國傳統文化,努力學習得以融會中西文化,才促成日後天主教的信念在東方撒下了種子。而在今天的香港,也有徐錦堯神父在這方面作出貢獻,他在1995年回歸之前編寫了《香港情、中國心》的高小、初中及高中教材,情理法並重,當年也得到不少校長和教師的激賞和贊同,但可惜至今已很少學校採用。在學校教育上,對國家、對文化,自然是以情感和習慣為先,「香港情、中國心」便是「一國兩制」的教育基本,而不是官方常常強調的「基本法教育」。
看來,在國情教育的道理和實踐上,馬來西亞華人的中華傳承和華文教育確有不少可以讓香港借鏡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