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4

對學校課程檢討的不滿

對學校課程檢討的不滿  (信報 2019/8/24)

 

大學同事趙永佳教授與其他學者的報章專欄文章《香港人不滿些什麼?》中,分析反修例示威的背景因素,在資料中,筆者卻在意市民對教育的不滿意程度。

不滿意比率(%)

2019

2018

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60.5

45.1

教育

60.1

53.9

特首表現

58.2

27.8

本年度的調查在六月中進行,有關「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特首表現」的不滿程度大幅增加的原因,不言而諭,可是對「教育」的不滿,卻是持續高企(經常在第一二位,尤其是青少年的回應),便令我這個教育中人不禁思索究竟。

 

教育優勢卻是受者不滿

同時間,筆者正在打算回應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的諮詢文件,其中提出本地教育優勢,包括香港學生在國際學生評估中表現卓越、本地中學文憑獲全球280所高校認可、香港教育制度獲國際公認為全球數一數二。既有優勢如此,但受者卻是不滿,原因何在呢?

要說市民對教育的不滿,不是今時今日,而在本世紀開始是的香港教育改革亦曾借助群眾不滿教育而發出教改的第一擊:2000年取消升中學能測驗,當時也贏取不少掌聲。可惜的是,如果如諮詢文件所述,香港「成功實踐教育改革」,那麼到今天的不滿何來?

市民對教育不滿的源頭之一在於對教育的期望,正是政府在這二十年來令市民對學校教育的期望不斷提升,比如「求學不是求分數」的愉快學習、「條條大路通羅馬」的高中學制。然而,教育決策層漠視「學校是要求分數」的現實,亦是本港教育強項,在教育改革理念中追求難以達成的目標,而政府高層並不能以前線專業位置去解釋學校教育的角色和限制,於是乎,全人教育已不止德智體群美,還有多元能力、全方位學習、STEM、生涯規劃….

 

校長老師備受多方壓力

當然,政府也不是沒有盡力,就是加大教育投資,可惜這些欠缺整體規劃及方向的教育政策,百花齊放,再加上有撥款便要問責,苦的是老師、報的是數字,便構成了諮詢文件內所謂的「成功實踐教育改革」。然而在壓力煲內的學校校長老師,既要照顧傳統教學的分數,亦要勉強執行改革中的教育任務,面對憧憬理想教育的家長和學生,又如何能滿足呢!

回到諮詢文件,在未有整體規劃及方向之下,只是作現實的修補功夫再加上一些善意的說法,而危險的是一些善意說法,如果日後變成政策後,學校教育又多了一項負擔。就在全人發展及價值觀教育兩項中,提出善用小學全日制,檢視調整家課量、創造空間讓學生體檢全方位學習、加強生命教育、小學和初中階段推行生涯規劃教育

自小學全面推行全日制後,教育政策決策者便經常以為可以在小學教育加多很多教育元素,而忽略了小學教育的關鍵:基本生活及學習的態度與能力。要裝備在「一國兩制」下成長的香港學童,國民教育、兩文三語是重中之重,可惜的是在諮詢文件中只是順帶提及,未有聚焦探討。倒反,在未有疏理好現時小學教育的課程亂象,便提出要加強全方位學習及生命教育這些華麗包裝但教育成本效益存疑的內容,另外更未有照顧幼少青年學生的發展規律,揠苗助長地在小學階段推行生涯規劃教育,只會令小學教育更加臃腫,學校教育方向迷亂,老師的教學工作徒勞少功,甚或教育效果因加得減。例如,因應「基本法教育」而強力推展的小學國內學生交流團,部份師生勉強參與,縱有正面的國情(國家情況)輸入,但卻得出負面的國情(國家感情)感受,一得一失,只是教育時空的浪費。

 

台港高中改革高下立見

而在高中教育方面,忽略了一定比例的初中畢業生基本上難以應付現時高中課程的學術要求,其實是出現了教育資源的大量耗費。當局應積極考慮作學制上的分流,提供以應用學習為為主的高中課程並制訂恰當的升學就業出路。而現時提出的對四個核心課程科目的刪減,只會產生低要求的高中學習要求,不利於學術成績優良人才的培育。在這方面,台灣在新學年推出新的高中課程綱要,課程分為教育部定必修、部定加深加廣選修、校訂必修及校訂多元選修四部份,全面照顧不同學能和興趣的高中學生。補充一點,在台灣初中升高中已有分流,只有約一半的初中生是修讀以上普通高中的課程,另外的一半已是就讀職業取向的高中了。一比較之下,讀者便明白在周圍地區大刀闊斧去培訓人才之際,我們還是慢條斯理地接章修正,又如何可以回應市民對教育的「不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