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7

愛爾蘭途中看香港紛爭

愛爾蘭途中看香港紛爭  (信報 2019/7/27)

在七一遊行以至示威者衝擊立法會的時候,筆者正在愛爾蘭的旅遊途中,但也一直以互聯網了解到香港的社會動態。愛爾蘭處處綠野農莊、湖光山色,確是賞心悅目;而手機傳來香港新聞片段卻是警民紛爭,觸目驚心,也令遊子不禁神傷。

 

北愛市名的爭議

途中遊歷北愛爾蘭的倫敦德里(Londonderry),原來該市的名稱在北愛爾蘭也有爭議,愛爾蘭共和國和愛爾蘭民族主義者等「脫英」派支持使用「德里」(Derry)之名,而聯合派等「留英」主持者則堅持使用「倫敦德里」。途經一個指示路牌,Londonderry 中的London便被「脫英」派塗污,以示對大英帝國管轄的抗爭。正如在衝擊立法會中,區徽上「中華人民共和國」被塗污,何其相似。而在倫敦德里市內 Free Derry Corner 附近的建築物牆上的大型畫作,傳遞著當年北愛武力抗爭的場面,以此紀念當年血淚歷史中的傷口與疤痕。

時至今天,有香港抗爭人士將現時的反政府行動定為上世紀南韓學生示威行動的規模,翻查歷史,南韓大型爭取民主運動出現於上世紀六十及八十年代,軍警民的衝突造成約數百人死亡。再看北愛爾蘭的「脫英」抗爭,更提升至軍事的對抗以及血腥的暗殺,流血殺戮近三十年,失去了約3600條生命,才得到1998年英國和北愛六郡、愛爾蘭簽訂的《貝爾法斯特和平協議》,北愛正式取得自治地位。這些暴力抗爭的前科,絕大多數香港人不想見到會在自己家園重演,但事件的發展又有誰料到呢?

沒有無緣無故的仇恨,為什麼在特區成立前後出生的本土青少年會對國家仇恨到如此程度呢?這亦反映到回歸前後至今日,香港的學校及社會教育對對學生及年青人的正面國家教育的缺乏甚或對國家的負面感情以至仇恨的養成,筆者在此欄中亦有多次談論,也不在此重覆。而現實而言,一國兩制的實施對大多數港人而言,可能只是使用特區護照時見到的國徽;如果是一個宣稱「來世不作中國人」的港人手持英國護照作旅遊文件,則更是活在「五十年不變」的港英年代了。

 

青少年為何不滿北京政權

五年前「佔領行動」後在政府當局大力推行的基本法教育,只流於法理文字的教導和執行數字上的交代,對國家感情和歸屬的提升絕不能抵銷負面國家教育的感染。再經今次反逃犯條例的運動後,國歌法的本地立法更是遙遙無期。這可能是好事,因為對國歌國旗國徽的尊重,並不在於立法,而在於學生及市民對國家的尊重和感情的培養,這一方面並非立法可達成,但真正要達成也是荊棘滿途。

參與遊行的青少年,一方面對港府、國家或北京政權的不滿,甚或有部份更意識到現時香港的抗爭已成為他們所謂歐美民主自由文化與中共政權獨裁專制的抗衡,具有全球性政治文化的意義。正因如此,這些和理非的遊行或是武力衝擊更冠冕著一個國際正義的光環。如此世界觀的形成,又真的有賴特區成立後的教育發展。九七過後保持教育制度不變,亦即以英美文化為主流社會價值觀的培育,再加上教育改革中的校本課程,更使學習內容及方法自由彈性,而在近十年的方向更趨向西方,如英美澳州芬蘭。在此補充一句,其實在九七回歸前後,有一段時間香港與上海及北京的教育交流甚廣,但已是明日黃花了。

回到愛爾蘭旅程的第一日,在都柏林街頭正是全球不少西方國家同期舉行的同志遊行Pride Parade。街上所見,同性戀人比異性戀人更多,但不論同性異性,也是一片和諧。此等西方性取向的自由,亦有部份港人一直嚮往及爭取享有,而傾向西方思想的青少年也不介意同性戀合法化,因為這不止是西方獨有,連同文同種的台灣也已立法通過了。於是乎,此等西方性取向自由的爭取搬到香港情景,又會否成為另一類抗爭呢?

用這個思維模式,我們是否要檢討一下幾年前開始推行的卓越獎學金計劃,資助本港優秀學生到歐美感染西方文化,回港後抗衡在祖國大陸推行「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國兩制之下行得通嗎?又補充一句,這個卓越獎學金計劃的官方網頁只有英文,政治上有沒有問題呢?

 

屋邨何妨轉播CCTV

筆者無才,未能想出如何在短期解決此刻的香港政治窘局,但卻想談談日後長期的善後政策。

在上世紀1967年暴動之後,港府為抒發青少年的精力舉辦了新潮舞會成為城中話題。確實而言,青少年反叛及精力發洩的安排也是穩定社會的一個因素,而在學校教育方面較多是以文藝、康樂與體育的培養來達成。

再看現時香港的青少年,教育制度令到大半高中學生學非所用,就是在青少年體育活動的參與也有貧富的差距。單就世界頂級體育賽事的觀看而言,筆者在英國旅遊時看到不少民眾廣場中都有大型電視牆播放溫布頓網球賽,屏幕前更有帆布椅讓市民安坐觀看,而在香港則要透過收費電視才能觀賞到頂級體育賽事的轉播。再拉近一點,在中國大陸亦有收費低廉甚至免費的CCTV(中國中央電視台)轉播世界頂級體育賽事,有認知才有興趣,有興趣才有投入。

714日的深宵,正是免費電視報導沙田新城市廣場暴力衝突當時,也是收費電視直播費特拿對祖高域的溫布頓男子網球決賽世紀大戰之際,大家希望看那一個場面?你想轉台,你有得轉嗎?筆者有一個brainstorming意念,就是讓CCTV各台可以透過屋邨住宅的電視系統播放,當然必須包括體育頻道在內。除了提供免費頂級體育賽事的觀賞外,也讓更多香港市民可以接觸到中國大陸一般群眾的傳媒文化,增加認識。當然反對者會說是染紅香港傳媒文化,但香港既是一國兩制,又是多元文化,此等頻道的提供既是免費,也非強迫,反對者大可呼籲市民罷看,也由香港市民自由選擇。這個意念的實踐,會影響到本港廣播政策與及電視台體育傳播的專利,那便要政府花點功夫了。

一國兩制下,一國的意識沒有增添,中港沒有加強認識及溝通,而在西方歐美與中國抗衡之際,香港新一代卻增強了對西方意識的傾向,這此消彼長的趨勢確實是要讓香港長治久安必須考慮到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