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的專注與多元 (信報 2018/8/18)
在過去的一個月,我到了台灣高雄市進行修身減肥的計劃:教練指導飲食和運動,我依足指示作三餐的調整與及每天的晨操晚練,每周也有雙休日到各地旅遊嘗美食。一個月的結果下來,體重減了五公斤,而腰圍也減了十厘米。教練將我列為樣板,給台灣的朋友標示這香港稀客的成績,而作為實踐者卻覺得一個月的過程有如此結果確是順理成章。一般人而言,體重與腰圍都是加與減的問題:輸入過多(即飲飲食食)而輸出過少(疏於運動)便積聚脂肪,「減肥是明天的事」,便一日一日地體重腰圍逐漸增加。只要能付出一個月的專注來做好修身減肥這一件事,大多數人都能做到我的成果。所以難得的不是有成績,而是能否付出如此的專注。
同樣道理搬到學校的教學上,老師專注教、學生認真學,便可以得出理想的學習成果。但現實上,要在現今香港主流中小學有專注的教學,真是談何容易。首先是教學内容方面,小學的傳統科目有兩文三語、再加上數學、常識、音樂、視覺藝術和體育等,現時大多數是專科專教,至多兼教一兩科,也可謂之專注;但近年課改教改中則加了不少成本效益成疑的教學内容,如專題習作、資訊科技、校外境外學習以致STEM等,所以老師也要不斷學習,務使既能保持傳統學科學習,亦能兼顧課改内容。
而在教學方法,世紀初時已由傳統Board and Chalk的黑板教學轉為電腦投映,近十年則再加上互聯網的連繫。這些只是課室設施的更改,一般老師還可應付。但更關鍵的是教學範式的轉移:由教師教為中心轉為學生學為中心,於是乎不同的學與教模式便接踵而來:互動式電子書、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翻轉課堂…林林總總,做得好都是有利學生的學習。但事實上,在有限的人力和時間資源下,老師能否兼顧在內容和技巧方面的傳統與創新呢?
回到學生方面,一般小學生原來頭腦靈活,求知欲強,如能給予適當的引導,按部就班,小三及小六的TSA基本水平,根本不是問題。只不過是在學習和成長過程中未必是一帆風順,譬如碰上教得差的老師、家庭結構有所改變(如父母離異),而當時未有相應的補救時,某一階段的落後便引動學業上接續的「失敗」,也便構成在中學階段時「讀書不成」的標籤了。如果當時能夠有師長專注指導,後來便會是另一條路了。另一方面,就算是學習中等水平的學生,在日常課業和活動中均有很多不同的要求和指標,學生和家長也難處理其中的必要性和優次的編排,應付到的叫做「全面發展」,其餘的便出現了超負荷的情況,最後更可能變成學習動機減弱甚至厭學的悲劇。
在一般家長的心目中,部份直資名校的教育配套便是官津學校的理想運作榜樣。直資名校的學生單位成本可以倍於官津學校,在此財雄勢大的背景,教學的內容和技巧有能力與時並進,學生能力的差異亦可以細緻照顧,成本的多元(港元的「元」)構成教育上的多元。而在一般官津學校,雖然資源已比十年前有所提升,但仍難應付不斷出爐的教學新猷。實際的處理可以是整理好學校的資源和人才,專注做好學生的基本學能、德行與體格,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再在學校強項中培養可持續發展的特色,不要人有我有,便有機會令學校成為老師愉快教、學生有效學的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