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錯配教育的困境 (信報 2018/7/21)
在十多年前,筆者還在中學校長崗位時,在新高中課程改革的議論中提出新高中並非只為中學生升大學,而是讓不同志趣和程度的學生有相應配合的學習經歷,享有一個有成果又豐盛的高中校園生活。課程内容應建基於中學會考的多様化學習,而不是以大學入學為主導的高級程度會考。可惜事與願違,得出的是一個主要針對大學升學為目標的傳統教學模式的學校課程。現時教育當局常以應用學習及多元出路為藉口,總之六年中學後學生有出路,便算是解決了在難以適應傳統學習的高中學生的困境了。
這批同學已在九年强迫教育中評定為學術能力不足,理應安排在高中有另類的課程和學習模式,讓他們有能力學到,有興趣去學,學成後亦有實際發展的出路。然而,他們除了少數會轉到職業訓練局青年學院修讀,大多數還是在主流中學就讀,課程主要以傳統文法高中的教學。如果站在教育道德高地,教育當局要中學老師向一些未具足夠學能的學生教授他們不能懂或是無須懂的課程,當局應負上失責之難。
而現實的是,教育制度既有如此改變,以前兩年高中會考有多樣的課程,縱使教學低效也只是年半的校園生活便算中學畢業了。到現時要捱三年,不少中學便要動腦筋才能為師生在教學中解困。首先是要解決學生學什麼,原來源於職業先修的中學會有優勢,因為已有一些非學術傾向的教學内容、設施和師資。而在調動教師任教科目時,工科術科教師比傳統文理科目教師較易接受一些冷門而實用的科目,如「旅遊及款待」、「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與「科技與生活」等。筆者更了解到很多同學在修讀這些科目後,尋回學習的動機和能力,在文憑試中考到不錯的成績。可惜的是此等課程的提供是校本安排,一些中學未有師資設施,便不可以提供此類科目。其實,當局可以作「積極歧視」的安排,提供資助予該等中學開設學生適合就讀的課程;至少可以主動安排集中學習或跨校學校的做法。
當局現時提供的應用學習亦産生不少問題,尤以學生自行到課程提供機構處上課的安排更為嚴重,出現課室秩序問題,更多的是缺席課堂,也難怪很多中學都要三令五申,強調在應用學習課堂缺席會以缺席學校課堂同樣的處理。缺席可以如此處理,但課堂秩序便難以遙控了,於是乎有學校要派老師跟從學生一齊出外上課,解決了問題,但是成本也真是的太高了。外出上課問題多多,便有學校設立多元學習課程,有是安排自己老師多才多藝設計課程以配合一些公開才藝認證;有的是與職訓局合作,由職訓局派員到校授課。
解決了一些選修課,師生也難避免四科必修課,上個月已談過通識科較接地氣,還可以談談寫寫;中文科教得活潑一點,也可以互相遷就包容;來到英文數學,簡直是叫苦連天,只靠老師的教學技巧和師生關係,縱使如此,真正努力認真的學生也只能事倍功半。十多歲青少年,正是腦筋靈活、勁頭十足的時代,為什麼總是要讓他們面對挫折和失敗呢?
現時有企業為此類學生提供了Project We Can學校起動計劃,安排學生到不同企業進行職場體驗活動,真的起動了不少學生的學習動機,然而為什麼可以將此類學生肯投入的活動編進主流學校的課程呢?當學生的學習動機提升了,而語文學習又能配合職場的需要,做到「學有所用」,也不需要拉牛上樹了。